猫扑中文网 > 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 > 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第37节
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第37节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猫扑中文网 www.mpzw.net,最快更新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最新章节!
“你的眉眼,倒是像极了一位故人。”不知皇后是想到了谁,凌厉英气的眉宇顿生柔情,看崔舒若也亲近了不少,“你近前来。”
“是。”崔舒若依言往前几步,然后拘谨停下。
皇后却摇了摇头,“你停下做甚么,来,坐我身旁。”
崔舒若心里已经开始警惕了,但她克制住回头看窦夫人的念头,浅浅一笑,眉眼弯弯,真的走到了皇后身边坐下。
皇后看了眼桌上的点心,突然道:“快去叫膳房送一道水晶龙凤糕上来。”
她在看到崔舒若笑起来时的样子,眼底恍然,竟似想补偿什么一样,突然亲近起来,“你一会儿尝尝水晶龙凤糕的味道喜不喜欢。”
窦夫人在下首适时道:“怕是殿下和舒若有缘呢,这孩子就爱吃甜口。”
“爱吃甜口好,爱吃甜口好。”皇后连续重复了两遍,看崔舒若的眼神竟隐隐有愧疚。
底下的窦夫人到底不是在皇后身边的旧人,不怎么清楚皇后怎么突然对崔舒若这么好,但对崔舒若好总比无端厌恶要好,所以只能顺着话头说。
崔舒若倒是猜出了原因,皇后病痛缠身,这样的人恐怕夜里都无法安眠。不管她们年轻时心肠多么硬,到了年老多病的时候,都免不了想起过往诸事,尤其是愧对的人。她们会变作梦魇缠身,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不断在黑夜煎熬。
这种情况下,她们的脸隔的年月越久,反而越深刻。而有些人功成名就,志得意满,曾见过的面孔不断被淡化,偶尔见到和故人有两分相似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
皇后是前者,而齐国公则是后者。
依照崔舒若的推断,这具身体的生母永嘉公主当初被崔家人在生产时动了手脚,活生生害死。难道皇帝会一点授意都没有吗?那皇后呢,她是不是也默许了?甚至是认可?
自己面对的兴许全是原主的仇人,而这些人权势滔天。想到这里,崔舒若非但没有怕,还出奇的兴奋起来,越是如此,她面上笑得越甜,倒叫皇后愈发亲近。
皇后急要,膳房很快就把点心送上来。
皇后指着这盘点心,看着笑靥如花的崔舒若,不知怎么就晃神了,脱口而出,“快些吃,这些年我每日都叫人在膳房备着这道点心。”
她的话,叫下首的几人都迷茫起来。
崔舒若心里觉得可笑,但也装着疑惑迷茫,好似听不懂的样子。
皇后自知失言,干脆指着点心叫崔舒若快些吃。她是皇后,没人敢对她的话盘根问底,所以崔舒若假作兴奋地点头,“嗯,多谢殿下恩赏。”
然后夹起一块点心吃了起来。
还真是崔舒若喜欢的口味,这下到不需要她装了,吃的十分香甜,皇后的眼神也慈爱起来。
皇后亲自命人做点心也就罢了,还令人厚赏崔舒若,其中竟还有套九根钿钗的头面,按律怎么也得是公主才能戴的,崔舒若要是戴了就是逾越。
可皇后还是执意命人赏下,不少东西都是超了规制的。
不仅如此,皇后还握着崔舒若的手,“既是到了建康,便常常进宫瞧我。”
说罢,皇后想起了什么,“这样好了,我赐你自由出入宫中之权。”
皇后一再殊荣,可谓是不合礼数。但她缠绵病榻,近日来愈发病体沉疴,说句难听的,谁能清楚她还有多久可活,连圣人都因此一再优容,难不成窦夫人她们还能说什么不成?
崔舒若也不会说不好,她只会做犹豫惊慌的模样,惹得皇后更加怜惜。
系统在崔舒若脑海里吐槽。
【亲亲,您做戏也太像了。】
“呵呵。”崔舒若没空理系统,冷笑一声做算回答。
趁着皇后现下心情好,女官送上汤药,皇后先是厌恶的皱眉,崔舒若突然捧起案几上的蜜饯,贴心道:“良药苦口,您吃完药用一用蜜饯,能好受不少。”
平日想要劝皇后用药,得废好一番功夫,可今日崔舒若一劝,皇后顿时眉开眼笑,径直将一碗药喝了,心情还是见好。
要知道皇后病痛多年,已到了闻药味都能皱眉生气的地步。
而这时,崔舒若脑海里传来提示音。
【叮,功德值+200】
“???”崔舒若不敢置信,她问系统,“劝皇后喝一碗药就加200点功德值?”
系统觉得没有毛病。
【她是皇后嘛,而且后世有名,对这类影响力极大的历史人物,涉及到的功德值也非常高。】
“那我要是想不开用乌鸦嘴害死皇帝呢?”崔舒若追问。
【嗯……】
【以亲亲您现在攒功德值的速度,恐怕皇帝自己会先死。】
“好吧。”崔舒若不说话了。
而在这时,话题的主人公竟也下了朝赶来。
他一进来,就见皇后已将药都喝下,顿时大笑起来,“密云你今日喝药倒是快,可是心情愉悦的缘故?”
而跟在皇帝身后的,还有一个年近四十的男子,看他身上的纹样,加上进未央宫熟门熟路的样子,恐怕就是广陵王。
果不其然,窦夫人她们都站起身,对皇帝行礼,崔舒若自然也跟着走下去行礼,“臣妇/臣女,见过圣人、大王!”
“好好好,起来吧。”皇帝看起来得有六十几了,虽然不似皇后缠绵病榻,瞧着也精神抖擞,可眼底也是青黑一片,单看面色,倒像是纵欲过度……
皇帝一来,皇后的面色就冷淡了不少,也说不上厌恶,就是没有寻常夫妻的亲密无间。
倒是对广陵王,皇后颇有慈母之意,冷硬的神情松动,关怀道:“听御医说,王妃要临盆了?”
广陵王长身玉立,虽是堪堪中年,但依旧面如冠玉,他身上有一股儒士的文雅味道。
他笑吟吟地拱手道:“正是呢,阿娘又要添一位孙儿了。”
“好极好极,难得你与王妃如此恩爱,柳氏家教严苛,女儿都颇有贤名,德行出众,当年为你聘了柳氏女,倒是没看错人。”
崔舒若在底下听着,心里生出不屑,上位者果然还是自私自利。一边能因为她和永嘉公主眉眼上微不足道的两分相似而厚赏关怀,一边还能对整个柳氏的女子夸赞有加。若真是疼爱永嘉公主,难道对替代了她做崔家主母的柳氏不会有所猜疑么?
说到底还是粉饰太平,恐怕并非疼爱永嘉公主,而是年老了怕死后被追责产生的愧疚恐惧。
崔舒若觉得可笑,一旁的皇帝也因为皇后的刻意不理睬生了些不自在。
他恰好瞧见崔舒若,也朗声问道:“你就是齐国公向朕请封的衡阳郡主?”
崔舒若走上前,低头行礼,态度恭谨,“回圣人,正是臣女。”
皇帝仿佛起了兴致,“哦,朕听闻你夜梦仙人,不但收你做弟子,还授予你祈雨之术。听说你们乘船南下的一路来,可都是靠你占卜,才叫船只逢凶化吉,顺顺利利的到建康。
既然有此等本事,不若替朕算一算,胡人能猖獗到几时,何时才能收复失地,迁都回洛阳?”
皇帝所问,一下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去。
有同样好奇的,譬如广陵王,也有替崔舒若担忧的,譬如窦夫人赵平娘等。
这个问题一旦回答不好,只怕真会有性命之忧。
但崔舒若却并不慌张。
第33章
她知道最多不过十年,天下就会被齐国公父子打下来,百姓休养生息,天下重新海晏河清。
胡人?
被赶回草原了。
而且之后的一百多年,再不敢冒头,龟缩在一隅之地,互相争斗。
崔舒若印象深刻的还有在历史课上,老师曾提到过的武安嗣,大齐武将里的后起之秀,性刚烈,在取道攻打完在北地作乱的前朝余孽后,顺带把周边的胡人部族像砍白菜一样,屠了人家分裂后的十几个小部族。
后来被弹劾,卸去一身官职,结果没过几年又被重用。
兴许正是因为大晋的贪图享乐以至胡人作乱、民生凋敝,才叫后来的大齐武德充沛,随随便便拉出一个将领都能把胡人打到灭族。
再一想自己乘船南下,沿途遥遥瞧见的惨象,崔舒若心里对这个朝代愈发厌恶。
但她不能说,反而用起了简易版预言术。
结果定睛一看,连简易版答案都需要耗费五百点功德值,而尊享版本需要三千功德值,崔舒若险些要气笑了。
虽然每日里都有绣坊女工们的功德值,少说也有五十,但一路上消耗了不少,她还又兑换过一次寿命。
现在的寿命还剩两百天,功德值三千二百五十一点。
她总不可能为了给狗皇帝算出日子,就把自己的功德值耗费到只剩下两百多吧?
偏偏简易版的预言术是被动触发的,即便她想换个方式钻漏洞,也必须找其他人问出口,她自己问是没有用的。
崔舒若只能凭推测来了。
她记得赵巍衡之所以备受赞誉,也是因为他征战沙场时,年纪还很轻,是极少数既骁勇善战,又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君主。
他收复中原时应不会超过三十岁,要不然怎么能被称为天纵英才,少年得志?
而赵巍衡现在才不过十八。
崔舒若心里有了主意,但怎么用适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很重要。
她闭上眼睛掐诀,似乎在演算什么。
突然,睁开眼睛,一脸喜色,“恭喜圣人,十年左右,胡人将被驱逐回草原,而汉人收复北地,定都长安,洛阳繁华依旧。不仅如此,此后数年,西域诸国也将俯首称臣。
我汉家天下昌盛繁荣,万国来朝。”
原本以为崔舒若只会模糊的说些大概年份,没料到她能说的如此仔细,甚至牵扯到西域诸国。愈是如此,愈显得她所言真实可信。
皇帝也难掩激动,下意识坐直,身子朝前,“你、你所言为真?”
崔舒若垂首轻拜,面色平静,“臣女字字真切,不敢虚言。”
“好,好,好!”皇帝大笑,连声道好。
崔舒若很坦然,她确实没骗人,不到十年,汉人王师北定中原,天下大安。不过那个时候的王师可不姓卞,而是姓赵。
你们卞氏做了皇帝,不是不遵循礼法,薄待前朝宗室,毒死你做过皇帝的亲外孙么?晋朝覆灭后,你的子孙同样没有好下场,不是被挟持让位后赐了一杯毒酒,就是死于乱军。
所做所为,终将自食恶果。
但眼前的皇帝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来日的一切,他因沉迷酒色而变得浑浊的双眼迸发满满惊喜笑意,他甚至激动的和皇后说,“太子向来喜爱长安风光,他日夺回中原失地,定都长安,哈哈哈哈,说的过去,说的过去。”
底下的广陵王眼神晦暗,但抬头时俨然一副欢喜不自胜的模样,“恭喜阿耶,贺喜阿耶,我大晋他日不但能重回中原,还能万国来朝,可见国力强盛,定是皇兄贤德,即位后治国有方。”
广陵王的一番话仿佛冷水浇身,叫激动的皇帝冷静了下来。
太子也配得上贤德二字?
“你的眉眼,倒是像极了一位故人。”不知皇后是想到了谁,凌厉英气的眉宇顿生柔情,看崔舒若也亲近了不少,“你近前来。”
“是。”崔舒若依言往前几步,然后拘谨停下。
皇后却摇了摇头,“你停下做甚么,来,坐我身旁。”
崔舒若心里已经开始警惕了,但她克制住回头看窦夫人的念头,浅浅一笑,眉眼弯弯,真的走到了皇后身边坐下。
皇后看了眼桌上的点心,突然道:“快去叫膳房送一道水晶龙凤糕上来。”
她在看到崔舒若笑起来时的样子,眼底恍然,竟似想补偿什么一样,突然亲近起来,“你一会儿尝尝水晶龙凤糕的味道喜不喜欢。”
窦夫人在下首适时道:“怕是殿下和舒若有缘呢,这孩子就爱吃甜口。”
“爱吃甜口好,爱吃甜口好。”皇后连续重复了两遍,看崔舒若的眼神竟隐隐有愧疚。
底下的窦夫人到底不是在皇后身边的旧人,不怎么清楚皇后怎么突然对崔舒若这么好,但对崔舒若好总比无端厌恶要好,所以只能顺着话头说。
崔舒若倒是猜出了原因,皇后病痛缠身,这样的人恐怕夜里都无法安眠。不管她们年轻时心肠多么硬,到了年老多病的时候,都免不了想起过往诸事,尤其是愧对的人。她们会变作梦魇缠身,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不断在黑夜煎熬。
这种情况下,她们的脸隔的年月越久,反而越深刻。而有些人功成名就,志得意满,曾见过的面孔不断被淡化,偶尔见到和故人有两分相似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
皇后是前者,而齐国公则是后者。
依照崔舒若的推断,这具身体的生母永嘉公主当初被崔家人在生产时动了手脚,活生生害死。难道皇帝会一点授意都没有吗?那皇后呢,她是不是也默许了?甚至是认可?
自己面对的兴许全是原主的仇人,而这些人权势滔天。想到这里,崔舒若非但没有怕,还出奇的兴奋起来,越是如此,她面上笑得越甜,倒叫皇后愈发亲近。
皇后急要,膳房很快就把点心送上来。
皇后指着这盘点心,看着笑靥如花的崔舒若,不知怎么就晃神了,脱口而出,“快些吃,这些年我每日都叫人在膳房备着这道点心。”
她的话,叫下首的几人都迷茫起来。
崔舒若心里觉得可笑,但也装着疑惑迷茫,好似听不懂的样子。
皇后自知失言,干脆指着点心叫崔舒若快些吃。她是皇后,没人敢对她的话盘根问底,所以崔舒若假作兴奋地点头,“嗯,多谢殿下恩赏。”
然后夹起一块点心吃了起来。
还真是崔舒若喜欢的口味,这下到不需要她装了,吃的十分香甜,皇后的眼神也慈爱起来。
皇后亲自命人做点心也就罢了,还令人厚赏崔舒若,其中竟还有套九根钿钗的头面,按律怎么也得是公主才能戴的,崔舒若要是戴了就是逾越。
可皇后还是执意命人赏下,不少东西都是超了规制的。
不仅如此,皇后还握着崔舒若的手,“既是到了建康,便常常进宫瞧我。”
说罢,皇后想起了什么,“这样好了,我赐你自由出入宫中之权。”
皇后一再殊荣,可谓是不合礼数。但她缠绵病榻,近日来愈发病体沉疴,说句难听的,谁能清楚她还有多久可活,连圣人都因此一再优容,难不成窦夫人她们还能说什么不成?
崔舒若也不会说不好,她只会做犹豫惊慌的模样,惹得皇后更加怜惜。
系统在崔舒若脑海里吐槽。
【亲亲,您做戏也太像了。】
“呵呵。”崔舒若没空理系统,冷笑一声做算回答。
趁着皇后现下心情好,女官送上汤药,皇后先是厌恶的皱眉,崔舒若突然捧起案几上的蜜饯,贴心道:“良药苦口,您吃完药用一用蜜饯,能好受不少。”
平日想要劝皇后用药,得废好一番功夫,可今日崔舒若一劝,皇后顿时眉开眼笑,径直将一碗药喝了,心情还是见好。
要知道皇后病痛多年,已到了闻药味都能皱眉生气的地步。
而这时,崔舒若脑海里传来提示音。
【叮,功德值+200】
“???”崔舒若不敢置信,她问系统,“劝皇后喝一碗药就加200点功德值?”
系统觉得没有毛病。
【她是皇后嘛,而且后世有名,对这类影响力极大的历史人物,涉及到的功德值也非常高。】
“那我要是想不开用乌鸦嘴害死皇帝呢?”崔舒若追问。
【嗯……】
【以亲亲您现在攒功德值的速度,恐怕皇帝自己会先死。】
“好吧。”崔舒若不说话了。
而在这时,话题的主人公竟也下了朝赶来。
他一进来,就见皇后已将药都喝下,顿时大笑起来,“密云你今日喝药倒是快,可是心情愉悦的缘故?”
而跟在皇帝身后的,还有一个年近四十的男子,看他身上的纹样,加上进未央宫熟门熟路的样子,恐怕就是广陵王。
果不其然,窦夫人她们都站起身,对皇帝行礼,崔舒若自然也跟着走下去行礼,“臣妇/臣女,见过圣人、大王!”
“好好好,起来吧。”皇帝看起来得有六十几了,虽然不似皇后缠绵病榻,瞧着也精神抖擞,可眼底也是青黑一片,单看面色,倒像是纵欲过度……
皇帝一来,皇后的面色就冷淡了不少,也说不上厌恶,就是没有寻常夫妻的亲密无间。
倒是对广陵王,皇后颇有慈母之意,冷硬的神情松动,关怀道:“听御医说,王妃要临盆了?”
广陵王长身玉立,虽是堪堪中年,但依旧面如冠玉,他身上有一股儒士的文雅味道。
他笑吟吟地拱手道:“正是呢,阿娘又要添一位孙儿了。”
“好极好极,难得你与王妃如此恩爱,柳氏家教严苛,女儿都颇有贤名,德行出众,当年为你聘了柳氏女,倒是没看错人。”
崔舒若在底下听着,心里生出不屑,上位者果然还是自私自利。一边能因为她和永嘉公主眉眼上微不足道的两分相似而厚赏关怀,一边还能对整个柳氏的女子夸赞有加。若真是疼爱永嘉公主,难道对替代了她做崔家主母的柳氏不会有所猜疑么?
说到底还是粉饰太平,恐怕并非疼爱永嘉公主,而是年老了怕死后被追责产生的愧疚恐惧。
崔舒若觉得可笑,一旁的皇帝也因为皇后的刻意不理睬生了些不自在。
他恰好瞧见崔舒若,也朗声问道:“你就是齐国公向朕请封的衡阳郡主?”
崔舒若走上前,低头行礼,态度恭谨,“回圣人,正是臣女。”
皇帝仿佛起了兴致,“哦,朕听闻你夜梦仙人,不但收你做弟子,还授予你祈雨之术。听说你们乘船南下的一路来,可都是靠你占卜,才叫船只逢凶化吉,顺顺利利的到建康。
既然有此等本事,不若替朕算一算,胡人能猖獗到几时,何时才能收复失地,迁都回洛阳?”
皇帝所问,一下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去。
有同样好奇的,譬如广陵王,也有替崔舒若担忧的,譬如窦夫人赵平娘等。
这个问题一旦回答不好,只怕真会有性命之忧。
但崔舒若却并不慌张。
第33章
她知道最多不过十年,天下就会被齐国公父子打下来,百姓休养生息,天下重新海晏河清。
胡人?
被赶回草原了。
而且之后的一百多年,再不敢冒头,龟缩在一隅之地,互相争斗。
崔舒若印象深刻的还有在历史课上,老师曾提到过的武安嗣,大齐武将里的后起之秀,性刚烈,在取道攻打完在北地作乱的前朝余孽后,顺带把周边的胡人部族像砍白菜一样,屠了人家分裂后的十几个小部族。
后来被弹劾,卸去一身官职,结果没过几年又被重用。
兴许正是因为大晋的贪图享乐以至胡人作乱、民生凋敝,才叫后来的大齐武德充沛,随随便便拉出一个将领都能把胡人打到灭族。
再一想自己乘船南下,沿途遥遥瞧见的惨象,崔舒若心里对这个朝代愈发厌恶。
但她不能说,反而用起了简易版预言术。
结果定睛一看,连简易版答案都需要耗费五百点功德值,而尊享版本需要三千功德值,崔舒若险些要气笑了。
虽然每日里都有绣坊女工们的功德值,少说也有五十,但一路上消耗了不少,她还又兑换过一次寿命。
现在的寿命还剩两百天,功德值三千二百五十一点。
她总不可能为了给狗皇帝算出日子,就把自己的功德值耗费到只剩下两百多吧?
偏偏简易版的预言术是被动触发的,即便她想换个方式钻漏洞,也必须找其他人问出口,她自己问是没有用的。
崔舒若只能凭推测来了。
她记得赵巍衡之所以备受赞誉,也是因为他征战沙场时,年纪还很轻,是极少数既骁勇善战,又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君主。
他收复中原时应不会超过三十岁,要不然怎么能被称为天纵英才,少年得志?
而赵巍衡现在才不过十八。
崔舒若心里有了主意,但怎么用适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很重要。
她闭上眼睛掐诀,似乎在演算什么。
突然,睁开眼睛,一脸喜色,“恭喜圣人,十年左右,胡人将被驱逐回草原,而汉人收复北地,定都长安,洛阳繁华依旧。不仅如此,此后数年,西域诸国也将俯首称臣。
我汉家天下昌盛繁荣,万国来朝。”
原本以为崔舒若只会模糊的说些大概年份,没料到她能说的如此仔细,甚至牵扯到西域诸国。愈是如此,愈显得她所言真实可信。
皇帝也难掩激动,下意识坐直,身子朝前,“你、你所言为真?”
崔舒若垂首轻拜,面色平静,“臣女字字真切,不敢虚言。”
“好,好,好!”皇帝大笑,连声道好。
崔舒若很坦然,她确实没骗人,不到十年,汉人王师北定中原,天下大安。不过那个时候的王师可不姓卞,而是姓赵。
你们卞氏做了皇帝,不是不遵循礼法,薄待前朝宗室,毒死你做过皇帝的亲外孙么?晋朝覆灭后,你的子孙同样没有好下场,不是被挟持让位后赐了一杯毒酒,就是死于乱军。
所做所为,终将自食恶果。
但眼前的皇帝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来日的一切,他因沉迷酒色而变得浑浊的双眼迸发满满惊喜笑意,他甚至激动的和皇后说,“太子向来喜爱长安风光,他日夺回中原失地,定都长安,哈哈哈哈,说的过去,说的过去。”
底下的广陵王眼神晦暗,但抬头时俨然一副欢喜不自胜的模样,“恭喜阿耶,贺喜阿耶,我大晋他日不但能重回中原,还能万国来朝,可见国力强盛,定是皇兄贤德,即位后治国有方。”
广陵王的一番话仿佛冷水浇身,叫激动的皇帝冷静了下来。
太子也配得上贤德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