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英译中假象等值现象产生及解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猫扑中文网 www.mpzw.net,最快更新乘月文集最新章节!
中诗英译已经有了长久的历史。中外学者如韦利,庞德,许渊冲等等人,都对此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积极不懈地探询能够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美尽可能多,完整,真实地传达到译语文化的可行理论及实践方法。
世人皆晓译诗难,然而,译诗难,究竟难在何处?无论是在翻译,语言学,文学,或美学方面,所有的学者都不可否认地认为,诗歌具有美学功能。笔者认为,二语文化所衍生的不同审美习惯,美学视角,才是译诗的大碍。也是中诗英译中“假象等值”产生的根源。正是有这样一道障碍的存在,使得许多元素即使极尽展开了其基本的“神”、“形”面貌,也未必能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欣赏,于是许多“形神俱备”、甚耗心血并极端传神的译诗成为了假象对等。在不同的审美习惯下“神”即使被传递,也未必能如此容易被接受,致使其文学价值及美感得不到真正的传达。笔者将把美学的研究成果与翻译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竭力研究的重点。本论题旨在打破一般概念上纯翻译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局限性,大量借鉴美学、文艺学、对比文学等等各其他相关领域(美学占主要部分)的研究成果,对中诗英译中“意”的传递中产生的“假象等值”现象作出具体而尽可能深入、全面的探讨。
?研究领域
本论题的研究客体是中国古典诗歌及其翻译,着重于研究“意”——这一中国传统意境美学及诗歌灵魂、精髓——的翻译,将着眼于分析探讨“意”的传递过程中由于文化审美的民族差异造成的一定程度不可译性。
此论题将涉及到:
1、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
2、中西美学对比研究。
3、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4、文艺美学理论研究,等等。
涵盖翻译理论、美学理论、文学理论、对比文学、中西美学对比等等诸多学科领域,是一个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互相作用的产物。
?研究现状
以上所列的几个相关研究领域,都已经有相当研究成果可为借鉴。
1、从翻译理论上来看,诸多学者已经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功能主义、对等理论、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文学翻译理论等等纷繁复杂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翻译实践看来,辜鸿铭、pound、许渊冲、辜正坤、翁显良等大家均有大量译作及翻译技巧存世,形成了格律派、散体派、自由派等等门类;
2、从美学角度看来,基于诗歌对比基础上的中西美学对比亦是百家争鸣,成果勃发;
3、中国传统美学早已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方式、意境理论作出了详尽的研究;
4、而文艺学角度的文学鉴赏研究,则对鉴赏中的美学释放方式,产生过程,个体民族差异性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分析。
此论题将尝试,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的传递为核心,把各学科的关联研究成果做一个串联的研究,推动各学科领域互相繁荣发展前进。
?主要问题
笔者对于诗歌翻译一直兴趣浓厚。在大量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原语及译入语读者在其不同美学文化中所拥有的不同审美习惯或审美视角,会对翻译的效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审美习惯的不统一,将导致译诗中无法传递原诗的美学价值,导致中诗一定程度上的不可译。这使笔者将诗歌翻译研究从一个纯翻译视角跳出来,开始从其他学科领域找寻辅助理论支持,来探讨这种现象的产生及其解决。笔者借用文学文体学的“假象等值”概念将这种“貌合神离”的诗歌翻译现象作出定位。
因此,本论题所探讨的主要的问题就是这种诗歌中的“假象等值”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又应当如何解决?
?文献综述
一.现象阐释
“deceptive equivalence”本是文学文体学中的概念,笔者在此借用这个专有名词,用以描述诗歌中“貌合神离”的现象。这里所提的“中诗英译假象等值”是指译诗在形、神方面均达到大体的对等,但原诗对原语读者,和译诗对译入语读者所唤起的审美感受却截然不同,即其文学、美学价值无法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newmark 就在翻译教程一书中指出,诗歌是四种文学形式中最个人也是最集中的形式。由于所有的具象(image)都有着普遍,文化和个人的源头,诗歌翻译者就不能以自然对等的方式传递异域文化。并举出“秋天”和“玉”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涵义作为例证。而这样的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中国古典美学,翻译理论家,西方美学家对此已有理论贡献。
二.现象产生
1.“意”在中诗中的重要性、中诗中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指出:“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一语道破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这就把我们带到了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研究中。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一书有体系有逻辑地对意境理论,意境形态,意境生成等等内容作了具体的探讨。指出,中国的艺术意境理论,是一种东方超象审美理论。其哲学根基,是一种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出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综合。意境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审美范畴,同时又是一种深刻体现中华民族(乃至东方民族)成熟的深层审美的美学概念。因此,我们可以想到,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必须要考虑到不同民族的艺术审美差异性,而这就造成了诗歌翻译的难点,甚至导致一定程度的不可译。
2.中西美学差异在诗歌中的体现
比较美学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领域,在上世纪80年代才红火。其研究成果对于笔者的论文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民大学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一书从历史流变,内在精神,文化背景,整体鸟瞰,意境与典型,虚静与迷狂,妙悟与直觉,等等各方面做了详尽的阐释。在“灵感的地位及运动的中西比较”一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诗歌不同的审美习惯。以马致远天净沙为例,作者赋予黄昏景象的深刻意蕴,全篇不著一个情字,而悲凉抑郁的羁旅之思力透纸背,形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学氛围。这与西方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不一样。同样是表达游子的思念,wordsworth在 i travell’d among unknown men 一诗中,更倾向于直抒胸臆,并不十分强调创造一种意境。在白朗宁夫人等众多诗人的笔下,等待、思念、怨恨都直截了当地袒露出来,无须借助任何物的烘托和渲染;而在中国意境论中,特定的形象(image)是产生意境的一种母体,意境往往具有“超以象外”的特征,作品中特定的艺术形象或符号,其意境常常是静伏的、暗蓄的、潜在的,只有在创作者欣赏者头脑中,意境才浮动起来,呈现出来,生发出来。笔者由此想到,对于完全不具备文化背景的西方译语读者,这样的意境,如何生成?而在中英诗歌审美习惯不同的前提下,即使把中诗的美完全展示到淋漓尽致,又如何为西方读者所接受呢?
3.翻译理论支持
a.文化与翻译
审美的民族差异是文化差异性的产物。对于文化和翻译的影响,国内外诸多学者早已作出了相当成功的探讨。纽马克曾在翻译教程一书中说过,在诗歌中,词语作为一个单位,与在其他文学形式中相比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因此,诗歌翻译者不仅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习惯给翻译带来的困难,而且特别要考虑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纽马克还曾经指出,中英文化中的翻译转换难点在于本土的花花草草都用来做比喻。“false friends”的现象也早以被指出以引起翻译者的注意。
b.功能主义
从功能主义来看“不同的交际功能要求不同的翻译策略。如果翻译的功能是为了保持和原本不变的功能,功能的标志物就必须要适应译语文化的标准。另一方面说来,完全精确地复制到译语文化的源语文化功能标志可能会给译语接受者带来不同的功能。”因此,翻译的功能就要以一个双重的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原文和其读者的关系;另一个是译文和对应的原文的关系。
c.对等理论
nida的动态对等则要求翻译的标准是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有相同的反应。
d.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
关于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的关系,fawcett,newmark等人都已经有详尽的阐述。诗歌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aesthetic function,因此在诗歌翻译中,必须要成功传递原诗的美学因素,否则这样的翻译就是不成功的。辜正坤教授还认为,诗歌的五大功能之一,纯审美功能摆在首位。翻译研究中的其他诸多学者均认识到了文本功能对翻译任务的影响。
以上所列都使笔者得以从翻译理论角度对于中诗英译中意境传递的难点进行阐释及分析。因此,在蕴涵着大量中国古典审美意味的中诗翻译中,我们就有了翻译的理论支持,并应当将其研究和中西美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4.文艺美学理论支持
美学泰斗黑格尔早已指出了在艺术审美方面的差异性“如果我们丢开个别的人和他们的偶然性的兴趣,推广一点去看看各民族的趣味,我们也会发现差别和对立是很大的。”如美人的标准,音乐,图画的审美,等等。
而从文艺美学鉴赏论角度看来,文学鉴赏是接受者(读者)通过审美感知,把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结合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机能的综合活动,获得“兴感怡悦”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活动过程。文学语言所传递的信码与科学语言所传递的信码是不同的。科学语言仅仅是一种“记号”来指明一个事实,而文学语言的主要功能则不在其作为“记号”所指明的事实,而在于作为一种“审美符号”所指示的内涵意蕴,以象征、隐喻等形式给予主体的想象空间或审美联想。于是,这种符号就不仅关系到信息的“发送者”而且关系到信息的“接受者”所以,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对于这种特殊信码的接受和处理,必然关系到接受者的主观性。文学鉴赏,因此也就成为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互相作用的结果,是审美主体通过感知、思索、玩味等审美观照活动把审美客体变成审美对象而获得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主体性也就造成了文学鉴赏的差异性。
文学鉴赏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个人、阶级、时代、民族差异性。这里讲最后一点。文学鉴赏的民族差异性是由于不同民族的鉴赏者过着不同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长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的熏陶而形成的。各民族都有他的历史传统以及在此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圈”和民族的“审美范围”一般地说,各民族在欣赏的对象、内容和格调上都有各民族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在鉴赏过程中明显地反映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趣味。如鲁迅所言:“北极的遏斯吉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审美,必然牵涉到主观的审美习惯。而民族间审美差异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反映到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意义上的翻译上来,就成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三.现象解决
1.翻译角度探讨解决方案
诸多翻译理论实践家都在积极探讨跨越这条审美鸿沟的理论及实践方法。如纽马克的文化对等,描述对等,补偿法,释义法,还有nida的异质同构表达方式,等等。(但王东风认为未必能导致相同的读者反应。)其方法不外乎两种,顺应源语的异化,或顺应译语的归化。
nida可以说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对他来说,动态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完全自然的,并尽可能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
中西存在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难以通过一两个译本就消除。因此,王东风指出,翻译的功能之一是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蒙蔽。用功能对等的方式进行翻译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语言和文化差异给译文读者所造成的阅读障碍,但同时也造成了另一种障碍,即文化交流的障碍。因此,虽然归化式的翻译能够一时满足读者需要,但却可能伤及文化和交流。他进一步指出“不懂外语的读者之所以要读文学译作,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译作来领略异族的文化。”“译文读者如果不是追求异国情调之异,他何必去读异族的文学。可以说,任何一个欲读翻译文学的读者,都有着不同于读本国文学的审美期待。译者应该尽量地满足读者的这个期待,而不是用善良的、略带学究气的愿望打消之。”
2.从文艺美学角度看
文学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要继承,革新。对一个民族的文学来说,吸收外民族文学的有益成分,是促进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向外民族的文学学习,而翻译,就是这种学习借鉴过程中重要的契机。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的宝库,理应以翻译为途径,向世界介绍,传播。
总结:
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的宝库,其英译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而始终引人入胜,是一片值得勘探的宝藏。在翻译学、文体学、美学、美学对比、对比文学、文学理论等诸多学科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成果,惜互相借鉴的学科交叉成果罕见。笔者在此尝鼎一脔,将上述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中诗英译中意的传递,特希推陈出新。
主要内容
笔者所指诗歌中的“假象等值”指译诗在形、神方面均达到大体的对等,但原诗对原语读者,和译诗对译入语读者所唤起的审美感受却截然不同,即其文学、美学价值无法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其产生主要有两点,一是中诗中“意”的重要地位;二是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学鉴赏审美差异性。解决主要是通过文化引介,交流,吸收。
以下为本论题的主要结构及内容。
一、中诗英译与美学:
中诗英译:可能性、重要性、目的。
人类审美体验的相似性决定了中诗英译的可能性。中诗是世界文坛的精华,翻译是传递其美感及艺术价值的工具和途径。
困难性。
审美体验的地域、民族差异性是理论依据。
中诗英译中主要美学因素及翻译传递过程中可能性分析:
音、意、形三者部分不可译性分析。
二、中诗英译中“意”的传递:
1.“意”的概念,重要性。
2.“意”在诗歌鉴赏、诗歌翻译中的地位。
3.“意”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审美差异。
4.中诗、英诗美学角度比较。
三、中诗英译中“意”的假象等值现象产生:
1.定义。
2.研究动态及意义。
3.举例证及分析。
四、中诗英译中“意”的假象等值现象解决:
1.保留原语文化的审美特色
2.顺应译语文化的审美特色
研究意义
1.美学角度论证诗歌翻译
翻译学作为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与其他人文学科息息相关。有相当多的论著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并深刻研究了其与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等纷繁复杂各类学科的联系,而系统深入研究其与中国传统意境美学的相关论著却较为罕见。翻译学与哲学的联系无庸赘言,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学科,与翻译学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艺术角度来看的翻译,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是离不开美学视线。选择美学,特别是中国传统美学作为论证的基础,应该是有一定价值的。
2.促进各学科相互借鉴交流
比较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然而研究成果却已经相当红火。诗歌中凝练了大量的美学意象,是中西美学文化差异性的突出体现。这样看来,比较美学可以说是离不开对诗歌的分析的。
然而,这样的分析只是单单停留在两个版本的静态对比,却少被人用于借鉴、分析作为跨文化交际动态过程的翻译行为。按笔者看来,要真正将诗歌翻译做好,就必须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各自审美观念上的发展特点及区别。因此,将比较美学纳入本论题作为理论支持,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尝试。
诗歌翻译就是一座桥梁,中西不同的审美文化就是两个岸,桥梁尽力稳固地连接着两个差别迥异的岸。这样一座桥梁的构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笔者也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把两岸的根基打得更加坚实,来保证中间的桥梁更稳固。而中诗英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必将更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对美学对比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使二者相得益彰,互为繁荣。
3.促进中诗对外交流:
每一民族文化都有其长久发展的独特魅力,诗歌就是这一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世界文坛的瑰宝,呼唤世界的了解与认识。让世人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了解并接受中国诗歌中的传统意境含蓄美,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通过中诗英译这一途径展示于世人面前,为世人所知,为世人所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英文学院04翻译 wjn
2004年
中诗英译已经有了长久的历史。中外学者如韦利,庞德,许渊冲等等人,都对此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积极不懈地探询能够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美尽可能多,完整,真实地传达到译语文化的可行理论及实践方法。
世人皆晓译诗难,然而,译诗难,究竟难在何处?无论是在翻译,语言学,文学,或美学方面,所有的学者都不可否认地认为,诗歌具有美学功能。笔者认为,二语文化所衍生的不同审美习惯,美学视角,才是译诗的大碍。也是中诗英译中“假象等值”产生的根源。正是有这样一道障碍的存在,使得许多元素即使极尽展开了其基本的“神”、“形”面貌,也未必能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欣赏,于是许多“形神俱备”、甚耗心血并极端传神的译诗成为了假象对等。在不同的审美习惯下“神”即使被传递,也未必能如此容易被接受,致使其文学价值及美感得不到真正的传达。笔者将把美学的研究成果与翻译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竭力研究的重点。本论题旨在打破一般概念上纯翻译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局限性,大量借鉴美学、文艺学、对比文学等等各其他相关领域(美学占主要部分)的研究成果,对中诗英译中“意”的传递中产生的“假象等值”现象作出具体而尽可能深入、全面的探讨。
?研究领域
本论题的研究客体是中国古典诗歌及其翻译,着重于研究“意”——这一中国传统意境美学及诗歌灵魂、精髓——的翻译,将着眼于分析探讨“意”的传递过程中由于文化审美的民族差异造成的一定程度不可译性。
此论题将涉及到:
1、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
2、中西美学对比研究。
3、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4、文艺美学理论研究,等等。
涵盖翻译理论、美学理论、文学理论、对比文学、中西美学对比等等诸多学科领域,是一个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互相作用的产物。
?研究现状
以上所列的几个相关研究领域,都已经有相当研究成果可为借鉴。
1、从翻译理论上来看,诸多学者已经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功能主义、对等理论、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文学翻译理论等等纷繁复杂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翻译实践看来,辜鸿铭、pound、许渊冲、辜正坤、翁显良等大家均有大量译作及翻译技巧存世,形成了格律派、散体派、自由派等等门类;
2、从美学角度看来,基于诗歌对比基础上的中西美学对比亦是百家争鸣,成果勃发;
3、中国传统美学早已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方式、意境理论作出了详尽的研究;
4、而文艺学角度的文学鉴赏研究,则对鉴赏中的美学释放方式,产生过程,个体民族差异性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分析。
此论题将尝试,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的传递为核心,把各学科的关联研究成果做一个串联的研究,推动各学科领域互相繁荣发展前进。
?主要问题
笔者对于诗歌翻译一直兴趣浓厚。在大量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原语及译入语读者在其不同美学文化中所拥有的不同审美习惯或审美视角,会对翻译的效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审美习惯的不统一,将导致译诗中无法传递原诗的美学价值,导致中诗一定程度上的不可译。这使笔者将诗歌翻译研究从一个纯翻译视角跳出来,开始从其他学科领域找寻辅助理论支持,来探讨这种现象的产生及其解决。笔者借用文学文体学的“假象等值”概念将这种“貌合神离”的诗歌翻译现象作出定位。
因此,本论题所探讨的主要的问题就是这种诗歌中的“假象等值”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又应当如何解决?
?文献综述
一.现象阐释
“deceptive equivalence”本是文学文体学中的概念,笔者在此借用这个专有名词,用以描述诗歌中“貌合神离”的现象。这里所提的“中诗英译假象等值”是指译诗在形、神方面均达到大体的对等,但原诗对原语读者,和译诗对译入语读者所唤起的审美感受却截然不同,即其文学、美学价值无法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newmark 就在翻译教程一书中指出,诗歌是四种文学形式中最个人也是最集中的形式。由于所有的具象(image)都有着普遍,文化和个人的源头,诗歌翻译者就不能以自然对等的方式传递异域文化。并举出“秋天”和“玉”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涵义作为例证。而这样的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中国古典美学,翻译理论家,西方美学家对此已有理论贡献。
二.现象产生
1.“意”在中诗中的重要性、中诗中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指出:“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一语道破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这就把我们带到了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研究中。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一书有体系有逻辑地对意境理论,意境形态,意境生成等等内容作了具体的探讨。指出,中国的艺术意境理论,是一种东方超象审美理论。其哲学根基,是一种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出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综合。意境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审美范畴,同时又是一种深刻体现中华民族(乃至东方民族)成熟的深层审美的美学概念。因此,我们可以想到,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必须要考虑到不同民族的艺术审美差异性,而这就造成了诗歌翻译的难点,甚至导致一定程度的不可译。
2.中西美学差异在诗歌中的体现
比较美学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领域,在上世纪80年代才红火。其研究成果对于笔者的论文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民大学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一书从历史流变,内在精神,文化背景,整体鸟瞰,意境与典型,虚静与迷狂,妙悟与直觉,等等各方面做了详尽的阐释。在“灵感的地位及运动的中西比较”一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诗歌不同的审美习惯。以马致远天净沙为例,作者赋予黄昏景象的深刻意蕴,全篇不著一个情字,而悲凉抑郁的羁旅之思力透纸背,形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学氛围。这与西方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不一样。同样是表达游子的思念,wordsworth在 i travell’d among unknown men 一诗中,更倾向于直抒胸臆,并不十分强调创造一种意境。在白朗宁夫人等众多诗人的笔下,等待、思念、怨恨都直截了当地袒露出来,无须借助任何物的烘托和渲染;而在中国意境论中,特定的形象(image)是产生意境的一种母体,意境往往具有“超以象外”的特征,作品中特定的艺术形象或符号,其意境常常是静伏的、暗蓄的、潜在的,只有在创作者欣赏者头脑中,意境才浮动起来,呈现出来,生发出来。笔者由此想到,对于完全不具备文化背景的西方译语读者,这样的意境,如何生成?而在中英诗歌审美习惯不同的前提下,即使把中诗的美完全展示到淋漓尽致,又如何为西方读者所接受呢?
3.翻译理论支持
a.文化与翻译
审美的民族差异是文化差异性的产物。对于文化和翻译的影响,国内外诸多学者早已作出了相当成功的探讨。纽马克曾在翻译教程一书中说过,在诗歌中,词语作为一个单位,与在其他文学形式中相比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因此,诗歌翻译者不仅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习惯给翻译带来的困难,而且特别要考虑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纽马克还曾经指出,中英文化中的翻译转换难点在于本土的花花草草都用来做比喻。“false friends”的现象也早以被指出以引起翻译者的注意。
b.功能主义
从功能主义来看“不同的交际功能要求不同的翻译策略。如果翻译的功能是为了保持和原本不变的功能,功能的标志物就必须要适应译语文化的标准。另一方面说来,完全精确地复制到译语文化的源语文化功能标志可能会给译语接受者带来不同的功能。”因此,翻译的功能就要以一个双重的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原文和其读者的关系;另一个是译文和对应的原文的关系。
c.对等理论
nida的动态对等则要求翻译的标准是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有相同的反应。
d.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
关于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的关系,fawcett,newmark等人都已经有详尽的阐述。诗歌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aesthetic function,因此在诗歌翻译中,必须要成功传递原诗的美学因素,否则这样的翻译就是不成功的。辜正坤教授还认为,诗歌的五大功能之一,纯审美功能摆在首位。翻译研究中的其他诸多学者均认识到了文本功能对翻译任务的影响。
以上所列都使笔者得以从翻译理论角度对于中诗英译中意境传递的难点进行阐释及分析。因此,在蕴涵着大量中国古典审美意味的中诗翻译中,我们就有了翻译的理论支持,并应当将其研究和中西美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4.文艺美学理论支持
美学泰斗黑格尔早已指出了在艺术审美方面的差异性“如果我们丢开个别的人和他们的偶然性的兴趣,推广一点去看看各民族的趣味,我们也会发现差别和对立是很大的。”如美人的标准,音乐,图画的审美,等等。
而从文艺美学鉴赏论角度看来,文学鉴赏是接受者(读者)通过审美感知,把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结合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机能的综合活动,获得“兴感怡悦”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活动过程。文学语言所传递的信码与科学语言所传递的信码是不同的。科学语言仅仅是一种“记号”来指明一个事实,而文学语言的主要功能则不在其作为“记号”所指明的事实,而在于作为一种“审美符号”所指示的内涵意蕴,以象征、隐喻等形式给予主体的想象空间或审美联想。于是,这种符号就不仅关系到信息的“发送者”而且关系到信息的“接受者”所以,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对于这种特殊信码的接受和处理,必然关系到接受者的主观性。文学鉴赏,因此也就成为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互相作用的结果,是审美主体通过感知、思索、玩味等审美观照活动把审美客体变成审美对象而获得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主体性也就造成了文学鉴赏的差异性。
文学鉴赏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个人、阶级、时代、民族差异性。这里讲最后一点。文学鉴赏的民族差异性是由于不同民族的鉴赏者过着不同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长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的熏陶而形成的。各民族都有他的历史传统以及在此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圈”和民族的“审美范围”一般地说,各民族在欣赏的对象、内容和格调上都有各民族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在鉴赏过程中明显地反映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趣味。如鲁迅所言:“北极的遏斯吉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审美,必然牵涉到主观的审美习惯。而民族间审美差异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反映到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意义上的翻译上来,就成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三.现象解决
1.翻译角度探讨解决方案
诸多翻译理论实践家都在积极探讨跨越这条审美鸿沟的理论及实践方法。如纽马克的文化对等,描述对等,补偿法,释义法,还有nida的异质同构表达方式,等等。(但王东风认为未必能导致相同的读者反应。)其方法不外乎两种,顺应源语的异化,或顺应译语的归化。
nida可以说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对他来说,动态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完全自然的,并尽可能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
中西存在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难以通过一两个译本就消除。因此,王东风指出,翻译的功能之一是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蒙蔽。用功能对等的方式进行翻译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语言和文化差异给译文读者所造成的阅读障碍,但同时也造成了另一种障碍,即文化交流的障碍。因此,虽然归化式的翻译能够一时满足读者需要,但却可能伤及文化和交流。他进一步指出“不懂外语的读者之所以要读文学译作,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译作来领略异族的文化。”“译文读者如果不是追求异国情调之异,他何必去读异族的文学。可以说,任何一个欲读翻译文学的读者,都有着不同于读本国文学的审美期待。译者应该尽量地满足读者的这个期待,而不是用善良的、略带学究气的愿望打消之。”
2.从文艺美学角度看
文学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要继承,革新。对一个民族的文学来说,吸收外民族文学的有益成分,是促进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向外民族的文学学习,而翻译,就是这种学习借鉴过程中重要的契机。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的宝库,理应以翻译为途径,向世界介绍,传播。
总结:
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的宝库,其英译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而始终引人入胜,是一片值得勘探的宝藏。在翻译学、文体学、美学、美学对比、对比文学、文学理论等诸多学科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成果,惜互相借鉴的学科交叉成果罕见。笔者在此尝鼎一脔,将上述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中诗英译中意的传递,特希推陈出新。
主要内容
笔者所指诗歌中的“假象等值”指译诗在形、神方面均达到大体的对等,但原诗对原语读者,和译诗对译入语读者所唤起的审美感受却截然不同,即其文学、美学价值无法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其产生主要有两点,一是中诗中“意”的重要地位;二是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学鉴赏审美差异性。解决主要是通过文化引介,交流,吸收。
以下为本论题的主要结构及内容。
一、中诗英译与美学:
中诗英译:可能性、重要性、目的。
人类审美体验的相似性决定了中诗英译的可能性。中诗是世界文坛的精华,翻译是传递其美感及艺术价值的工具和途径。
困难性。
审美体验的地域、民族差异性是理论依据。
中诗英译中主要美学因素及翻译传递过程中可能性分析:
音、意、形三者部分不可译性分析。
二、中诗英译中“意”的传递:
1.“意”的概念,重要性。
2.“意”在诗歌鉴赏、诗歌翻译中的地位。
3.“意”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审美差异。
4.中诗、英诗美学角度比较。
三、中诗英译中“意”的假象等值现象产生:
1.定义。
2.研究动态及意义。
3.举例证及分析。
四、中诗英译中“意”的假象等值现象解决:
1.保留原语文化的审美特色
2.顺应译语文化的审美特色
研究意义
1.美学角度论证诗歌翻译
翻译学作为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与其他人文学科息息相关。有相当多的论著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并深刻研究了其与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等纷繁复杂各类学科的联系,而系统深入研究其与中国传统意境美学的相关论著却较为罕见。翻译学与哲学的联系无庸赘言,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学科,与翻译学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艺术角度来看的翻译,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是离不开美学视线。选择美学,特别是中国传统美学作为论证的基础,应该是有一定价值的。
2.促进各学科相互借鉴交流
比较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然而研究成果却已经相当红火。诗歌中凝练了大量的美学意象,是中西美学文化差异性的突出体现。这样看来,比较美学可以说是离不开对诗歌的分析的。
然而,这样的分析只是单单停留在两个版本的静态对比,却少被人用于借鉴、分析作为跨文化交际动态过程的翻译行为。按笔者看来,要真正将诗歌翻译做好,就必须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各自审美观念上的发展特点及区别。因此,将比较美学纳入本论题作为理论支持,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尝试。
诗歌翻译就是一座桥梁,中西不同的审美文化就是两个岸,桥梁尽力稳固地连接着两个差别迥异的岸。这样一座桥梁的构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笔者也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把两岸的根基打得更加坚实,来保证中间的桥梁更稳固。而中诗英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必将更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对美学对比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使二者相得益彰,互为繁荣。
3.促进中诗对外交流:
每一民族文化都有其长久发展的独特魅力,诗歌就是这一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世界文坛的瑰宝,呼唤世界的了解与认识。让世人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了解并接受中国诗歌中的传统意境含蓄美,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通过中诗英译这一途径展示于世人面前,为世人所知,为世人所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英文学院04翻译 wjn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