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好男人_分卷阅读_62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猫扑中文网 www.mpzw.net,最快更新[综]好男人最新章节!
不管真实情况是什么,总之他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等着李世民成为乾隆第二。这种感觉,就像是他始终被系统强迫一般的无奈。即使心里被猫抓一般的难受,他还是只能任其发展。
不久后,李世民洛阳大胜后回归长安。在他回来后不久,关于李渊对李世民承诺让他当太子的传闻越来越厉害,就连一些小城镇的寻常百姓也都知道了。面对这些传闻,有些优柔寡断的李渊选择的则是将李世民册封为天策上将,默认了李世民未经他同意就在洛阳建立的天策府的合法性。
李渊虽然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但对李世民如此行事还是很不满的,从他对雅歌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以前还会比较温情的和来请安的雅歌聊上几句,现在那就是面子上的情分。
面对此种情况,雅歌也没法说什么。一个是他这身体的爹,一个是他这身体的祖父,他所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撒娇卖萌尽可能的让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缓和一些。
父子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彻底解决的,这是由父子两的性格所决定的。
李渊想做一位慈父,所以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儿子。李建成是他的嫡长子,他尤为的看重,所以想将他的江山传给这个儿子无可厚非。可偏偏李世民却是一个有野心又有才能的人,打下李唐江山的军功更差不多都是在他身上,再加上他麾下的那一干天策府将领……
所以玄武门事变的发生,真的是无法逆转的。
雅歌的懂事和努力李世民看在眼里,而陆德明和孔颖达两位大儒对雅歌的赞赏他更是清楚。李世民只觉得李承乾不愧是他和观音婢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行止有度聪慧又懂得努力,能有这样的继承人,他心里是很满足的。
而同时,李世民心里对秦王妃长孙氏的感情又深了几分。在他忙于战事的时候,观音婢不仅将秦王府打理得很好,更是将他们的子女也教育得很好。
她,真的是他不可或缺的贤内助。
雅歌察觉到了李世民的态度,心里暗自为自己的初级目标达成而满意。在他刷李世民好感度的同时,他也不忘随时关心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妹李泰和李丽质。雅歌这次的弟妹很多,但他不是圣父,除了长孙皇后的子女,他不会对李世民其他女人所出的孩子关注太多。长孙氏作为秦王妃,作为那些孩子的嫡母必须得分一点心在他们身上,但雅歌却不用如此。
雅歌能感觉得到,长孙氏对他这样的态度是很满意的。
也是,就算是因为所受的教育长孙氏对李世民的其他女人没有嫉妒之心,但总归心里还是会有一些疙瘩的。在雅歌看来,长孙氏之所以如此贤良大度,不过是因为她并不爱李世民。
作为一个攻略了无数女性的男人,雅歌能看明白长孙氏眼底对李世民的感情是什么。有亲情,有崇敬,有包容,有喜欢,却独独没有爱情。长孙氏将自己的心守护得很好,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知道李世民想要的是什么,就全心全意的全力做他背后最需要的女人。
而这样做的她,不仅得到了李世民的宠爱,更是得到了他的尊重。即便现在的女人还不像后世被程朱理学束缚得那么重,但她们的地位仍然是比不上男人的。
因为这是一个男权的社会。
长孙氏能成为一代贤后,与她的智慧是必不可分的。历史上因为宽容被踩下的皇后也不少,但她却能得到了名声又让自己的地位稳如磐石!这点雅歌也是很佩服的。
笨女人才会对付女人,聪明的女人都会将心思放在男人的身上。
显然,长孙氏深得这句话的精髓,正是因为李世民对她的宠爱,所以秦王府的那些女人才不敢对她怎么样。
李世民前中期都不是个对女色有多看重的男人,贞观十七年前,他所娶的女人,都是对他的事业有帮助的女人。这次跟着他从洛阳回来的韦珪,未来贞观年间的韦贵妃也是如此。
韦珪出身京兆韦氏,京兆韦氏乃唐代注明士族家族之一。李世民愿意娶已经嫁人并育有一女的韦珪,不过是为了拉拢名门望族。
再加上秦王府里的阴氏,燕氏,甚至于武德元年入秦王府的隋炀帝帝姬杨氏,哪个不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目地而被李世民迎娶回府的,就是长孙氏,也是在他多方考虑之后才最终选定的正妃。
最终长孙氏在秦王府和皇宫里的胜利,足以说明她的成功。
只不过历史上她是一个合格的皇后,一个合格的妻子,却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母亲。因为她的精力更多的用在了李世民和他的后宫身上,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忽略了她几个孩子的教养。
她的孩子不是不孝顺她,但却对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兄弟姐妹情谊。雅歌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一切。皇室里也不是没有兄友弟恭这样的存在,不过是看各人心里更重要的是什么罢了。
他就不相信,他从小就开始给这些弟妹们灌输一些东西还起不到效果。在这么多世界养了那么多孩子,雅歌还真没养出过什么不成器的忤逆孩子出来!
雅歌此次穿越又是婴儿穿,不过稍微好点的是在周岁前夕一点穿来的,虽然还是无法行走,但起码也能用一些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什么的,更不会尿床!而就在他穿来不久,刚刚好小他一岁的李泰出生。
虽然那个时候雅歌还没完全掌握这个世界的资料,他已经开始下意识的调教李泰。后来他才知道,这应该也是因为修真者灵觉的原因,会在下意识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只是雅歌还未将他的灵觉掌握好,所以才会在之前的任务世界犯错。
后来雅歌两岁的时候长乐公主李丽质降生的时候,他总算是明白为何长孙皇后会早殇了。除了她自己身患哮喘这样的痼疾之外,更是因为她产子的过于频繁。现代医学早已证实,女性产子的间隔最好是在18个月以上,而这长孙皇后,明显是在刚出了月子后不久就接连的怀孕。
雅歌相信长孙氏不是不知道这样频繁生子的坏处的,毕竟她十三岁就嫁给李世民为妻,却是在十八岁的时候才怀孕产子。她应当是对医术有所了解的,可惜现实却逼迫得她不得不做出如此选择。
武德元年李世民被封为亲王,同年李世民娶隋炀帝次女。基于此,长孙氏只能选择怀孕。而幸好她也成功了,看看李恪,与李承乾同年出生,差的不过就是月份。
既然开始生了,长孙氏自然就无法再避孕。她所出子女越多,她在秦王府的地位才会更稳固。比起隋炀帝次女带来的杨家残存于长安和皇宫的势力,长孙氏背后的势力实在是无法与她相比。
长孙氏不是没有手段,而是她无法再施展。想想前几年李世民的后院没有一个孩子出生,直到她怀孕之后才有人跟着接连怀孕,这其中要是没有什么猫腻,雅歌才不相信!
接连产子还是伤了长孙氏的根基,有了二子一女后,她开始注意避孕。到了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将八岁的李承乾立为太子之后,才又开始怀孕产子。这位皇后确实是智计卓绝将很多事都算计好了,而她最厉害之处还是在于她的眼光没有只局限于后宫之中,政事上她对李世民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没有引起李世民的丝毫忌惮!
雅歌觉得这一点他一定得好好学习他这个母亲才是,她是他借鉴的最好对象,虽然还有细微处的不同,但对他的帮助也确实很大。
时间过得很快,当李泰成为兄控和妹控,李丽质也成为一名气质娴雅颇具才名的郡主之后,武德九年六月终于来到了。
六月初四,雅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了历史。
历史上玄武门兵变的时候,长孙氏是被李世民伉俪情深的带去了玄武门避难,而李承乾却被留在了秦王府中。还八岁的他或许并不明白倒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一夜之间那些跟他年龄相近的、曾经在皇宫大内一同玩耍过的堂兄弟全都消失了,身边人甚至不准他再提起那些名字。
尤其是事发的那一个清晨,作为李世民继承人的他却被父母抛在秦王府里,无助的听着外面厮杀声的李承乾,该是何种想法?
在那个年代,男人对子嗣应该比对妻子更看重才是,可李世民却带上了长孙氏而不带他们的儿子。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李世民对他们孩子的保护,毕竟玄武门也算不上多安全,秦王府才是更安全的地方。
可实际上呢?
为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将他所能动用的力量全部安排在了那里。天策府诸将士,他手下的精兵,秦王府留下的,不过只是几名侍卫。
如若玄武门事变失败,李世民还可以靠着这些心腹部下逃离,可被他留在秦王府的那些妻妾孩子呢?难道说,他就这么相信李渊和李建成在他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之后,他们还不会对他的子嗣出手?还是说,李世民有绝对的自信,他肯定不会失败?!
雅歌不是李世民,所以不知道他的想法,但他毕竟不是历史上那个真正只有八岁的李承乾。他所表现出来的心智,比八岁的孩子早熟了许多却又不会太过。而他和李世民之间,也不只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因这八年间李世民还不是君王。
虽说武德七年之前李世民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征战,但作为长孙氏长子的他还是能在李世民每次回来的时候和他亲近一番的。自己的儿子和李世民关系好,长孙氏自然是乐见其成并且愿意不着痕迹的帮自家儿子一把的。所以雅歌与李世民之间,还真有那么几分父子情谊在里面。
跟随在长孙氏的身后,雅歌仪态端庄,腰间悬一与他身高相宜的佩剑,英气与儒雅并存,在李世民的属下们不禁眼前一亮,觉得此次兵变又多了几分胜利的筹码。
秦王殿下的嫡长子之名乃当今皇帝李渊所赐,“承乾”二字意味着什么,明白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而这位皇孙的气度和风仪,也不得不让他们也感叹出声。真不愧是他们秦王殿下和秦王妃的长子!
雅歌从这些人的脸上就可以大致猜到他们在想些什么,这就是李世民愿意带着他来的最大原因?不愧是唐太宗,与长孙氏是天生一对。他们都是那种将一切都算计进去的人,难怪彼此之间会那般的和谐。
只是,不是说人一般都不会喜欢和自己太过相近的人吗?还是说,这一对是个例外。
微微垂目,雅歌嘴角的微笑不变,眼里的冷漠和嘲讽一闪而逝。如果长孙皇后不是他的任务目标的话,他和她,也不会成为现在这样母慈子孝的关系。有过现实世界里慕容夫人的母爱,长孙氏这样思虑太多的母爱,雅歌是无法毫无芥蒂的全盘接受的。
果然还是不喜欢皇家啊,大家一起演戏什么的……慕容家的人就算再有自己的打算,但至少怎么都是团结的。家规在那放着,也不会有什么争权夺利的事出现。有本事自己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势力啊,都盯着这一亩三分地做什么!
这些人不知道,雅歌可是很清楚这个世界有多大!只要各种科技跟得上,那么多无主的土地足够李唐世家的子弟瓜分!
唐朝公主嫁到世界
第一百零六章
李世民与他的心腹商议着做最后准备,雅歌则是跟随长孙氏一同慰问三千将士。历史上只有长孙皇后一人做的事,现在却有他的陪同,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才是此次慰问的主角。
毕竟,作为李世民所承认的继承人,这些人也是他的未来属下。
玄武门事变对雅歌来说只是史书上的一段文字记载。当真正经历这一切的时候,他才发现,那寥寥数字的记载在现实中是多么的残酷。将对将兵对兵,皇者的宝座都是踏着血路才能坐上去。无论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世民的猜忌和压制,还是李世民的不甘,都在此时全部爆发了出来。
太子和齐王终究棋差一招,没有想到李渊和他们的手下里会有人被李世民所收买,他们想要镇压秦王的计划都已经被李世民所熟知。李世民直接率领天策府上将们攻入玄武门,让他们措手不及。
李元吉三次搭箭射向李世民,由于紧张和心急弓未能拉满,箭没能射中,李世民却搭弓直接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恭带领的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其中一人用箭射中了李元吉,让他跌下马来。
偏偏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惊吓,带着他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里,让他最终被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一时无法动弹。而李元吉却迅速赶到,夺过弓想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却被跃马而来的尉迟恭所救。
李元吉知自己不是尉迟恭的对手,放开李世民就往李渊所在的武德殿跑去,可他双脚再快也比不过马,最终双眼大睁的死于尉迟恭的箭下。
雅歌在天策府下精兵重重保护下,远远的看到了太子和齐王死亡的一幕幕,突然没了见证历史的肃穆之感。无论是李世民和他的天策府上将,还是李渊名下的那些武将们,他们的武功在雅歌的眼里根本就不够看。
战场和江湖不一样,但有些东西却是殊途同归。武林人士的武功适合单打独斗,战场是混战。但如果武功够高的话,在哪儿都不是问题。以雅歌现在这具身体的修为,如果不是因为忌讳因果和系统,他绝对可以只要稍微费点劲就全灭这里的所有人。
当然,这是因为他有作弊器的原因。琼华心经配上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真是好东西,再加上系统提供的相对来说也算不上很贵的洗髓丹和培元丹的兑换礼包,雅歌的修为增长速度堪称坐火箭。
从在任务世界选择修真作为自己的底牌开始,雅歌在这个任务世界第一次选择使用兑换礼包。以前的世界对他来说都相对比较安全,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修为作自己的后盾,他心里没底。就算后来知道李世民会在浣纱女和昭阳公主出现后脑抽逐步加深,但在这两人没出现之前,他还真算得上是个心狠手辣的帝王。
成王败寇,雅歌不觉得李世民做错了什么,但却对他格外的提防。因为他不想自己不仅任务没完成更是被一个帝王弄到万劫不复的地步。说到底,也不过是雅歌在这个世界没有太强的安全感。
对手太强,虽说不能纯粹的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但有武力做保障,总是让雅歌觉得放心一些。
李元吉死后,虽有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带着两千属下赶来,却被张公谨关闭了玄武门,挡在了皇宫之外。待见得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出现在城墙上,这些人终究溃散而逃。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李渊只得妥协,册封李世民为太子。之后政变的功臣都获得了封赏,而那些到最后都忠于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属下也获得了李世民的宽恕,其中的魏征更是后世有名的劝谏名臣。
武德九年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渊颁布传位制书。八月初九,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同日,李世民下旨册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可谓众望所归。
历史上,李世民登基后李渊并未从太极宫里迁出,而是直到贞观三年才迁居大安宫,将太极宫让出来给李世民。在这三年里,李世民一家都是住在东宫里,而没了之前在秦王府里的那些压抑,他对儿子们要和蔼很多。也是在这三年,李承乾享受到了浓厚的亲情。
三年之后父母走了,没成年的弟弟妹妹也都跟着走了,只留下了十一岁的太子李承乾跟一大堆仆役属官留在这东宫之中。即使再早熟,他也终究只是一个小男孩,三年前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三年后又被父母家人“抛弃”在这偌大的宫殿里。
从此之后,李承乾正式成为太子,见父母需要预约,要见兄弟姐妹,除了等到宫中举行宴会,就得冒着结交诸王的罪名风险,派人专门“传”他们到东宫来。
李承乾是没有朋友的,他的世界从此简单而又泾渭分明。李渊、李世民和长孙氏是他的“君”,是他要叩头的对象,而其他人,则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头的。
东宫所属的官员和师傅们,都是李世民和长孙氏为李承乾精心挑选的长者,每天正襟危坐满口的仁义道德。相比这下,那些侍从太监要有趣好玩得多。一个才十一岁的少年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事。
雅歌却只是拥有李承乾的马甲,他的芯子是一个经历了许多的男人,这些对少年来说无法拒绝的诱惑对他来说却什么都不是。那些玩乐有什么意思?不如多学一点东西,让自己更加多一些保命的筹码。
谁知道哪天系统会不会抽风将他送到某些高危的世界去,他所掌握的知识越多,他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学无止尽,不过如此。
而在李世民看来,他的太子真正是个好的,不仅对他派去的大儒很是尊重,学业让人找不出一丝错处只能赞叹,更是抵抗了来自李元昌和那些仆从们的诱惑。李元昌那些人打着什么主意李世民自然是清楚的,想要带坏他的太子,让他父子离心?
看着站在殿下微笑,姿态从容眼中全是对他的濡慕和崇敬的嫡长子,李世民心里慰藉无比。一个帝王在乎的是什么?当然是后继有人。他的寿数毕竟是有限的,可在他手上开创的盛世,他希望能够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即使他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不管以后会怎么样,至少他下一代的李唐江山不会有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会对雅歌和李泰那私底下的频繁联系视而不见。雅歌很有分寸,从来都只和长孙氏所出的弟弟和妹妹有私下的联系,更何况他只是作为一个兄长去关心他们。
虽然自己兄弟之间的关系算不得多好,但李世民却希望自己的儿子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太子的能力好,性子也不错,不会在他有什么之后出现手足相残,李世民很满意。
而雅歌也是在察觉到了李世民和康熙的不同,才更改了某些行事。李世民贪权,但却不像康熙那样是个放不下的。这有两人性格的原因,也有两人经历的原因。
康熙幼年继位,备受辅政大臣的压迫,直到大婚后才逐渐慢慢收回了权利,所以他对皇权是极度看重的,甚至于到了后期胤礽成年之后,对这个他亲手培养出来的太子也不愿轻易放权,最终对他起了忌惮之心。
李世民却非如此,或许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父兄够狠辣,所以对自己的孩子倒满是慈父之心。先不说历史上李承乾倒底是因为什么谋反最后被废的,但李世民倒也是把他当作儿子的,要不就不是废为庶人而是直接砍头了。
大唐李家可没有爱新觉罗家不兴杀儿子的规矩。
雅歌也是后来才想通的这点,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李世民想要留着自己儿子的命,但一个成为前太子的庶人,也还是挡了某些人的道,再加上自己想不通,所以才在一年之后就那么一命呜呼了。
雅歌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是不可能政变的,毕竟李世民就是靠政变起家,他对这些,还是比较敏感和忌讳的。在此之前,他只要好好做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太子就好,至于私底下的势力……
系统是说不得对主线任务对象使用幽冥大法催眠这一类手段,但却没有禁止他对其他人使用。在清朝就曾经这么做过一点点组建自己势力的雅歌这次仍然选择这么做了,不过他比在清朝的时候小心了许多。
嫡长子继位为众望所归,再加上这个嫡长子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行事有度,政见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观念甚至让众官员也不得不叹服。面对这样的李承乾,李世民其他的儿子就算是有那种想法也都暂时压了下去,而这其中的翘楚就是隋炀帝帝姬所出的李世民三子李恪。
与雅歌同年的李恪,刚开始只是因为自己与太子母妃不同地位就完全不一样而心生嫉恨。而到了后来雅歌渐渐的展露了自己的才华,再到现在上下众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宫人都赞不绝口,李世民一提起这个太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李恪的心里就是复杂纠结多了。
在他还在为雅歌的待遇而眼红嫉妒的时候,雅歌已经将他远远的抛在了脑后。十二岁的雅歌已经被李世民批准上朝堂听政,更甚至李世民已经决定在雅歌十三岁的时候为他行冠礼。
冠礼象征着男子的成人,可以婚嫁,并且从此作为一个氏族的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
这是李世民同意了李承乾可以真正的开始学习办差,并拥有属于太子的权利。
不管真实情况是什么,总之他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等着李世民成为乾隆第二。这种感觉,就像是他始终被系统强迫一般的无奈。即使心里被猫抓一般的难受,他还是只能任其发展。
不久后,李世民洛阳大胜后回归长安。在他回来后不久,关于李渊对李世民承诺让他当太子的传闻越来越厉害,就连一些小城镇的寻常百姓也都知道了。面对这些传闻,有些优柔寡断的李渊选择的则是将李世民册封为天策上将,默认了李世民未经他同意就在洛阳建立的天策府的合法性。
李渊虽然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但对李世民如此行事还是很不满的,从他对雅歌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以前还会比较温情的和来请安的雅歌聊上几句,现在那就是面子上的情分。
面对此种情况,雅歌也没法说什么。一个是他这身体的爹,一个是他这身体的祖父,他所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撒娇卖萌尽可能的让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缓和一些。
父子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彻底解决的,这是由父子两的性格所决定的。
李渊想做一位慈父,所以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儿子。李建成是他的嫡长子,他尤为的看重,所以想将他的江山传给这个儿子无可厚非。可偏偏李世民却是一个有野心又有才能的人,打下李唐江山的军功更差不多都是在他身上,再加上他麾下的那一干天策府将领……
所以玄武门事变的发生,真的是无法逆转的。
雅歌的懂事和努力李世民看在眼里,而陆德明和孔颖达两位大儒对雅歌的赞赏他更是清楚。李世民只觉得李承乾不愧是他和观音婢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行止有度聪慧又懂得努力,能有这样的继承人,他心里是很满足的。
而同时,李世民心里对秦王妃长孙氏的感情又深了几分。在他忙于战事的时候,观音婢不仅将秦王府打理得很好,更是将他们的子女也教育得很好。
她,真的是他不可或缺的贤内助。
雅歌察觉到了李世民的态度,心里暗自为自己的初级目标达成而满意。在他刷李世民好感度的同时,他也不忘随时关心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妹李泰和李丽质。雅歌这次的弟妹很多,但他不是圣父,除了长孙皇后的子女,他不会对李世民其他女人所出的孩子关注太多。长孙氏作为秦王妃,作为那些孩子的嫡母必须得分一点心在他们身上,但雅歌却不用如此。
雅歌能感觉得到,长孙氏对他这样的态度是很满意的。
也是,就算是因为所受的教育长孙氏对李世民的其他女人没有嫉妒之心,但总归心里还是会有一些疙瘩的。在雅歌看来,长孙氏之所以如此贤良大度,不过是因为她并不爱李世民。
作为一个攻略了无数女性的男人,雅歌能看明白长孙氏眼底对李世民的感情是什么。有亲情,有崇敬,有包容,有喜欢,却独独没有爱情。长孙氏将自己的心守护得很好,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知道李世民想要的是什么,就全心全意的全力做他背后最需要的女人。
而这样做的她,不仅得到了李世民的宠爱,更是得到了他的尊重。即便现在的女人还不像后世被程朱理学束缚得那么重,但她们的地位仍然是比不上男人的。
因为这是一个男权的社会。
长孙氏能成为一代贤后,与她的智慧是必不可分的。历史上因为宽容被踩下的皇后也不少,但她却能得到了名声又让自己的地位稳如磐石!这点雅歌也是很佩服的。
笨女人才会对付女人,聪明的女人都会将心思放在男人的身上。
显然,长孙氏深得这句话的精髓,正是因为李世民对她的宠爱,所以秦王府的那些女人才不敢对她怎么样。
李世民前中期都不是个对女色有多看重的男人,贞观十七年前,他所娶的女人,都是对他的事业有帮助的女人。这次跟着他从洛阳回来的韦珪,未来贞观年间的韦贵妃也是如此。
韦珪出身京兆韦氏,京兆韦氏乃唐代注明士族家族之一。李世民愿意娶已经嫁人并育有一女的韦珪,不过是为了拉拢名门望族。
再加上秦王府里的阴氏,燕氏,甚至于武德元年入秦王府的隋炀帝帝姬杨氏,哪个不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目地而被李世民迎娶回府的,就是长孙氏,也是在他多方考虑之后才最终选定的正妃。
最终长孙氏在秦王府和皇宫里的胜利,足以说明她的成功。
只不过历史上她是一个合格的皇后,一个合格的妻子,却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母亲。因为她的精力更多的用在了李世民和他的后宫身上,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忽略了她几个孩子的教养。
她的孩子不是不孝顺她,但却对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兄弟姐妹情谊。雅歌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一切。皇室里也不是没有兄友弟恭这样的存在,不过是看各人心里更重要的是什么罢了。
他就不相信,他从小就开始给这些弟妹们灌输一些东西还起不到效果。在这么多世界养了那么多孩子,雅歌还真没养出过什么不成器的忤逆孩子出来!
雅歌此次穿越又是婴儿穿,不过稍微好点的是在周岁前夕一点穿来的,虽然还是无法行走,但起码也能用一些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什么的,更不会尿床!而就在他穿来不久,刚刚好小他一岁的李泰出生。
虽然那个时候雅歌还没完全掌握这个世界的资料,他已经开始下意识的调教李泰。后来他才知道,这应该也是因为修真者灵觉的原因,会在下意识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只是雅歌还未将他的灵觉掌握好,所以才会在之前的任务世界犯错。
后来雅歌两岁的时候长乐公主李丽质降生的时候,他总算是明白为何长孙皇后会早殇了。除了她自己身患哮喘这样的痼疾之外,更是因为她产子的过于频繁。现代医学早已证实,女性产子的间隔最好是在18个月以上,而这长孙皇后,明显是在刚出了月子后不久就接连的怀孕。
雅歌相信长孙氏不是不知道这样频繁生子的坏处的,毕竟她十三岁就嫁给李世民为妻,却是在十八岁的时候才怀孕产子。她应当是对医术有所了解的,可惜现实却逼迫得她不得不做出如此选择。
武德元年李世民被封为亲王,同年李世民娶隋炀帝次女。基于此,长孙氏只能选择怀孕。而幸好她也成功了,看看李恪,与李承乾同年出生,差的不过就是月份。
既然开始生了,长孙氏自然就无法再避孕。她所出子女越多,她在秦王府的地位才会更稳固。比起隋炀帝次女带来的杨家残存于长安和皇宫的势力,长孙氏背后的势力实在是无法与她相比。
长孙氏不是没有手段,而是她无法再施展。想想前几年李世民的后院没有一个孩子出生,直到她怀孕之后才有人跟着接连怀孕,这其中要是没有什么猫腻,雅歌才不相信!
接连产子还是伤了长孙氏的根基,有了二子一女后,她开始注意避孕。到了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将八岁的李承乾立为太子之后,才又开始怀孕产子。这位皇后确实是智计卓绝将很多事都算计好了,而她最厉害之处还是在于她的眼光没有只局限于后宫之中,政事上她对李世民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没有引起李世民的丝毫忌惮!
雅歌觉得这一点他一定得好好学习他这个母亲才是,她是他借鉴的最好对象,虽然还有细微处的不同,但对他的帮助也确实很大。
时间过得很快,当李泰成为兄控和妹控,李丽质也成为一名气质娴雅颇具才名的郡主之后,武德九年六月终于来到了。
六月初四,雅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了历史。
历史上玄武门兵变的时候,长孙氏是被李世民伉俪情深的带去了玄武门避难,而李承乾却被留在了秦王府中。还八岁的他或许并不明白倒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一夜之间那些跟他年龄相近的、曾经在皇宫大内一同玩耍过的堂兄弟全都消失了,身边人甚至不准他再提起那些名字。
尤其是事发的那一个清晨,作为李世民继承人的他却被父母抛在秦王府里,无助的听着外面厮杀声的李承乾,该是何种想法?
在那个年代,男人对子嗣应该比对妻子更看重才是,可李世民却带上了长孙氏而不带他们的儿子。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李世民对他们孩子的保护,毕竟玄武门也算不上多安全,秦王府才是更安全的地方。
可实际上呢?
为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将他所能动用的力量全部安排在了那里。天策府诸将士,他手下的精兵,秦王府留下的,不过只是几名侍卫。
如若玄武门事变失败,李世民还可以靠着这些心腹部下逃离,可被他留在秦王府的那些妻妾孩子呢?难道说,他就这么相信李渊和李建成在他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之后,他们还不会对他的子嗣出手?还是说,李世民有绝对的自信,他肯定不会失败?!
雅歌不是李世民,所以不知道他的想法,但他毕竟不是历史上那个真正只有八岁的李承乾。他所表现出来的心智,比八岁的孩子早熟了许多却又不会太过。而他和李世民之间,也不只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因这八年间李世民还不是君王。
虽说武德七年之前李世民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征战,但作为长孙氏长子的他还是能在李世民每次回来的时候和他亲近一番的。自己的儿子和李世民关系好,长孙氏自然是乐见其成并且愿意不着痕迹的帮自家儿子一把的。所以雅歌与李世民之间,还真有那么几分父子情谊在里面。
跟随在长孙氏的身后,雅歌仪态端庄,腰间悬一与他身高相宜的佩剑,英气与儒雅并存,在李世民的属下们不禁眼前一亮,觉得此次兵变又多了几分胜利的筹码。
秦王殿下的嫡长子之名乃当今皇帝李渊所赐,“承乾”二字意味着什么,明白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而这位皇孙的气度和风仪,也不得不让他们也感叹出声。真不愧是他们秦王殿下和秦王妃的长子!
雅歌从这些人的脸上就可以大致猜到他们在想些什么,这就是李世民愿意带着他来的最大原因?不愧是唐太宗,与长孙氏是天生一对。他们都是那种将一切都算计进去的人,难怪彼此之间会那般的和谐。
只是,不是说人一般都不会喜欢和自己太过相近的人吗?还是说,这一对是个例外。
微微垂目,雅歌嘴角的微笑不变,眼里的冷漠和嘲讽一闪而逝。如果长孙皇后不是他的任务目标的话,他和她,也不会成为现在这样母慈子孝的关系。有过现实世界里慕容夫人的母爱,长孙氏这样思虑太多的母爱,雅歌是无法毫无芥蒂的全盘接受的。
果然还是不喜欢皇家啊,大家一起演戏什么的……慕容家的人就算再有自己的打算,但至少怎么都是团结的。家规在那放着,也不会有什么争权夺利的事出现。有本事自己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势力啊,都盯着这一亩三分地做什么!
这些人不知道,雅歌可是很清楚这个世界有多大!只要各种科技跟得上,那么多无主的土地足够李唐世家的子弟瓜分!
唐朝公主嫁到世界
第一百零六章
李世民与他的心腹商议着做最后准备,雅歌则是跟随长孙氏一同慰问三千将士。历史上只有长孙皇后一人做的事,现在却有他的陪同,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才是此次慰问的主角。
毕竟,作为李世民所承认的继承人,这些人也是他的未来属下。
玄武门事变对雅歌来说只是史书上的一段文字记载。当真正经历这一切的时候,他才发现,那寥寥数字的记载在现实中是多么的残酷。将对将兵对兵,皇者的宝座都是踏着血路才能坐上去。无论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世民的猜忌和压制,还是李世民的不甘,都在此时全部爆发了出来。
太子和齐王终究棋差一招,没有想到李渊和他们的手下里会有人被李世民所收买,他们想要镇压秦王的计划都已经被李世民所熟知。李世民直接率领天策府上将们攻入玄武门,让他们措手不及。
李元吉三次搭箭射向李世民,由于紧张和心急弓未能拉满,箭没能射中,李世民却搭弓直接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恭带领的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其中一人用箭射中了李元吉,让他跌下马来。
偏偏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惊吓,带着他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里,让他最终被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一时无法动弹。而李元吉却迅速赶到,夺过弓想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却被跃马而来的尉迟恭所救。
李元吉知自己不是尉迟恭的对手,放开李世民就往李渊所在的武德殿跑去,可他双脚再快也比不过马,最终双眼大睁的死于尉迟恭的箭下。
雅歌在天策府下精兵重重保护下,远远的看到了太子和齐王死亡的一幕幕,突然没了见证历史的肃穆之感。无论是李世民和他的天策府上将,还是李渊名下的那些武将们,他们的武功在雅歌的眼里根本就不够看。
战场和江湖不一样,但有些东西却是殊途同归。武林人士的武功适合单打独斗,战场是混战。但如果武功够高的话,在哪儿都不是问题。以雅歌现在这具身体的修为,如果不是因为忌讳因果和系统,他绝对可以只要稍微费点劲就全灭这里的所有人。
当然,这是因为他有作弊器的原因。琼华心经配上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真是好东西,再加上系统提供的相对来说也算不上很贵的洗髓丹和培元丹的兑换礼包,雅歌的修为增长速度堪称坐火箭。
从在任务世界选择修真作为自己的底牌开始,雅歌在这个任务世界第一次选择使用兑换礼包。以前的世界对他来说都相对比较安全,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修为作自己的后盾,他心里没底。就算后来知道李世民会在浣纱女和昭阳公主出现后脑抽逐步加深,但在这两人没出现之前,他还真算得上是个心狠手辣的帝王。
成王败寇,雅歌不觉得李世民做错了什么,但却对他格外的提防。因为他不想自己不仅任务没完成更是被一个帝王弄到万劫不复的地步。说到底,也不过是雅歌在这个世界没有太强的安全感。
对手太强,虽说不能纯粹的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但有武力做保障,总是让雅歌觉得放心一些。
李元吉死后,虽有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带着两千属下赶来,却被张公谨关闭了玄武门,挡在了皇宫之外。待见得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出现在城墙上,这些人终究溃散而逃。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李渊只得妥协,册封李世民为太子。之后政变的功臣都获得了封赏,而那些到最后都忠于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属下也获得了李世民的宽恕,其中的魏征更是后世有名的劝谏名臣。
武德九年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渊颁布传位制书。八月初九,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同日,李世民下旨册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可谓众望所归。
历史上,李世民登基后李渊并未从太极宫里迁出,而是直到贞观三年才迁居大安宫,将太极宫让出来给李世民。在这三年里,李世民一家都是住在东宫里,而没了之前在秦王府里的那些压抑,他对儿子们要和蔼很多。也是在这三年,李承乾享受到了浓厚的亲情。
三年之后父母走了,没成年的弟弟妹妹也都跟着走了,只留下了十一岁的太子李承乾跟一大堆仆役属官留在这东宫之中。即使再早熟,他也终究只是一个小男孩,三年前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三年后又被父母家人“抛弃”在这偌大的宫殿里。
从此之后,李承乾正式成为太子,见父母需要预约,要见兄弟姐妹,除了等到宫中举行宴会,就得冒着结交诸王的罪名风险,派人专门“传”他们到东宫来。
李承乾是没有朋友的,他的世界从此简单而又泾渭分明。李渊、李世民和长孙氏是他的“君”,是他要叩头的对象,而其他人,则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头的。
东宫所属的官员和师傅们,都是李世民和长孙氏为李承乾精心挑选的长者,每天正襟危坐满口的仁义道德。相比这下,那些侍从太监要有趣好玩得多。一个才十一岁的少年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事。
雅歌却只是拥有李承乾的马甲,他的芯子是一个经历了许多的男人,这些对少年来说无法拒绝的诱惑对他来说却什么都不是。那些玩乐有什么意思?不如多学一点东西,让自己更加多一些保命的筹码。
谁知道哪天系统会不会抽风将他送到某些高危的世界去,他所掌握的知识越多,他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学无止尽,不过如此。
而在李世民看来,他的太子真正是个好的,不仅对他派去的大儒很是尊重,学业让人找不出一丝错处只能赞叹,更是抵抗了来自李元昌和那些仆从们的诱惑。李元昌那些人打着什么主意李世民自然是清楚的,想要带坏他的太子,让他父子离心?
看着站在殿下微笑,姿态从容眼中全是对他的濡慕和崇敬的嫡长子,李世民心里慰藉无比。一个帝王在乎的是什么?当然是后继有人。他的寿数毕竟是有限的,可在他手上开创的盛世,他希望能够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即使他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不管以后会怎么样,至少他下一代的李唐江山不会有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会对雅歌和李泰那私底下的频繁联系视而不见。雅歌很有分寸,从来都只和长孙氏所出的弟弟和妹妹有私下的联系,更何况他只是作为一个兄长去关心他们。
虽然自己兄弟之间的关系算不得多好,但李世民却希望自己的儿子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太子的能力好,性子也不错,不会在他有什么之后出现手足相残,李世民很满意。
而雅歌也是在察觉到了李世民和康熙的不同,才更改了某些行事。李世民贪权,但却不像康熙那样是个放不下的。这有两人性格的原因,也有两人经历的原因。
康熙幼年继位,备受辅政大臣的压迫,直到大婚后才逐渐慢慢收回了权利,所以他对皇权是极度看重的,甚至于到了后期胤礽成年之后,对这个他亲手培养出来的太子也不愿轻易放权,最终对他起了忌惮之心。
李世民却非如此,或许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父兄够狠辣,所以对自己的孩子倒满是慈父之心。先不说历史上李承乾倒底是因为什么谋反最后被废的,但李世民倒也是把他当作儿子的,要不就不是废为庶人而是直接砍头了。
大唐李家可没有爱新觉罗家不兴杀儿子的规矩。
雅歌也是后来才想通的这点,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李世民想要留着自己儿子的命,但一个成为前太子的庶人,也还是挡了某些人的道,再加上自己想不通,所以才在一年之后就那么一命呜呼了。
雅歌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是不可能政变的,毕竟李世民就是靠政变起家,他对这些,还是比较敏感和忌讳的。在此之前,他只要好好做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太子就好,至于私底下的势力……
系统是说不得对主线任务对象使用幽冥大法催眠这一类手段,但却没有禁止他对其他人使用。在清朝就曾经这么做过一点点组建自己势力的雅歌这次仍然选择这么做了,不过他比在清朝的时候小心了许多。
嫡长子继位为众望所归,再加上这个嫡长子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行事有度,政见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观念甚至让众官员也不得不叹服。面对这样的李承乾,李世民其他的儿子就算是有那种想法也都暂时压了下去,而这其中的翘楚就是隋炀帝帝姬所出的李世民三子李恪。
与雅歌同年的李恪,刚开始只是因为自己与太子母妃不同地位就完全不一样而心生嫉恨。而到了后来雅歌渐渐的展露了自己的才华,再到现在上下众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宫人都赞不绝口,李世民一提起这个太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李恪的心里就是复杂纠结多了。
在他还在为雅歌的待遇而眼红嫉妒的时候,雅歌已经将他远远的抛在了脑后。十二岁的雅歌已经被李世民批准上朝堂听政,更甚至李世民已经决定在雅歌十三岁的时候为他行冠礼。
冠礼象征着男子的成人,可以婚嫁,并且从此作为一个氏族的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
这是李世民同意了李承乾可以真正的开始学习办差,并拥有属于太子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