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国之大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猫扑中文网 www.mpzw.net,最快更新一品公卿最新章节!
二名十地兰神稷农业!神,社稷二字不仅代表着国家,逃井卞着整个农业文明,土地田产是历朝历代根本中的根本。“谨奉社稷而以从之”是每一个王朝必须遵从的准则,光从字面上足以见其重。
无论如何强盛的帝国,也不管是怎么样繁华的王朝,无不是建立的社稷这两个字的基础之上。所以土地在整个封建时代的重要性始终是在第一位,在土地上投资的利润或许不是很大。但是风险无疑是最小的。
杜月娘把手中闲置的银钱用在这方面。也最符合天丰号这种巨型商号的行为准则一一求稳。
但是林三洪却否定了妻子的做法:“月娘先不要打土地的主意,或许你的天丰号历年来都是这么做的,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我在监牢中的日子估计不会很长,到时候算了,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总之,就算是你们天丰号有钱。也不要用在土地上,要不然亏本的可能极大”
对于林三洪的眼光,月娘素不存疑,虽然还不知道夫君为何有此断言,依然是遵从了林三洪的意思:“既然冤家说不好,那就不做了。我的天丰号还不就是冤家你的么?你我夫妻同体,还分什么你的我的?自从湖广之事以后。冤家虽是身在牢笼,可外面那些精明的商户早知道了你的名头,天丰号可以做些别的事情”
任何一个有眼光的商人,尤其是那些大型商号和商户的大东家,其本身都和官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干脆就是某个官员的产业。
经过湖广之事以后,任谁都能看出林三洪已经具备了一飞冲天的本钱,只要永乐皇帝的一道旨意。随时都可以崛起。现在把林三洪扔到监狱里头,完全就是为了照顾藩王的面子。现如今削藩之事已成定局,林三洪平步青云的日子已经近在咫尺。
足天下的天丰号虽然是杜家的产业。可杜家根本就没有男丁。林三洪完全可以算是天丰联号的幕后东家。天丰号的背后就是林三洪本人,而林三洪的靠山就是眼看着就要和大王爷分庭抗礼的汉王,甚至有可能成为大明太子。到时候,天丰号将具备极其深厚的官方背景。只要林三洪崛起,天丰号就会有跟随着起来,这里头的机会是个人就能看的明白。所以很多大型商号都通过各种渠道和杜月娘接触,希望能够达成某些程度的合作。所以说,杜月娘不缺少赚钱的机会。
“绳丝坊这边我估计赚不到多少钱了林三洪的缘丝作坊空有宏大的规模。但是缺乏管理,能够做到不亏损就已经很难。再想赚钱基本已经没有可能。但是林三洪依旧十分看好:“眼下赚不了钱不算什么,只要我出去了,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打理好丰隆昌缘丝坊。如果娘子你手里的银钱真的闲置无用,最好投入到作坊里头,无论是扩建丰隆昌还是再看分坊都可以。能赚多少我不敢说。但是绝对值得去做,””冤家怎么就如此看好绿丝呢?”当初投资缭丝作坊的时候,杜月娘并没有打算赚多少银钱。毕竟杜家的根本是在天丰号这个巨型粮号方面,丰隆昌缘丝作坊虽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还远远未到让整个天丰号重视的地步。
“现在我也不敢说太多。唯一能够保证的是做保丝远比你们天丰号倒腾粮食要赚钱的多。”林三洪和妻子脸颊相贴,略带轻薄的在妻子的粉面上轻轻磨蹭几下:“这一次娘子一定要相信我的眼光…”
月娘压低了声音格格娇笑着。身子扭了几扭,寻个就最惬意的姿势半躺在林三洪怀中:”冤家的眼光自然是不消说的。当年边说燕王必胜,可不就真的如此了么?冤家胸有沟壑万千,料江山易主之事尚且如此准确小小的买卖营生自然是不会错的。待我回去之后,稍作整理,看看能调出多少银钱,准备扩建丰隆昌绿丝坊。作坊里头还有金子焕和黄万里这两个大股东。耍不要知会他们一声?”
林三洪哈哈一笑:“这两个的心思都在官场上。根本就不在乎那个绳丝作坊。缥丝作坊无论亏赚,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扩建的事情上。娘子若是有心就知会他们,若是无心。随意派人给他们个文书即可。”
作为执掌天丰号的大东家,只要天丰号的主营业务正常运作。其他诸如是否购买土地是否经营绳丝等等这些事情,都不过是旁枝末节,杜月娘并不是十分关心,眼下最关心的还是丈夫林三洪什么时候才能出了牢笼恢复自由之身。
“要不然我去找找汉王?”
汉王朱高煦是林三洪的直接后台,朝廷又不是真心要治林三洪的罪,这种毒走过场就事情完全可以经过汉王朱高煦把临时提早放出来。
林三洪微微摇头:“找汉王也没有用。关押我纯粹就是为了做个样子给个藩王看的。在没有完全把削藩的事情定下来之前,谁说情都不行。反正我在这里也不错,等着吧。到时候会放我出去的
监利所中虽然衣食无忧。可这种日子最是窝心,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让林三洪都要抓狂了。之所以这么说,完全就是为了安慰妻子不得不做出无所谓的样子而已。
夫妇二人说了几句贴心贴脸的私密话儿,杜月娘虽是万般不愿,还是不得不在千叮咛万嘱咐之后离去。林三洪又开始了他无聊而又苦闷的监狱生活。
好在汉王朱高煦很重视林三洪,每隔几日就派人过来看看,顺便也传递一些朝廷方面的消息。
话说这一日,朱高煦的侍卫头领魏成栋再次前来探望,并且带来了一壶五斤的高梁烧。
按照律条,犯人自然不能喝酒。可律条是律条,执行起来就是另外一码子事情了。
作为监副所的最高长官,白展布白监副不仅没有阻止魏成栋这么做,反而赶紧让厨子做出几道下酒的小菜,招呼两位大人。
监副所虽然是自己的地盘,可这两位都比自己这个。“堂堂”的八品监副要大的多,林三洪…千二很特殊,关键环是皂帝亲自关照讨的犯人。就算是,粉公格的举动也就自动忽略了。
“这高梁烧虽是劣酒。味道却是极正。自从到了江南之后,难得喝到一口,林老弟赶紧尝尝
燕王手下的嫡系多是北方人,根本就喝不惯绵软悠长的南方酒浆,特意让人从北平捎来了以前经常喝的高梁烧。
高粱烧是北方百姓自酿的土酒,价格极是低廉,用不了几个铜钱就能美美的喝上一壶。既然是劣酒。味道和口感自然就差的多了,林三洪只饮了一口,就感觉喉咙里象是燃起了大火,一道火线顺着喉咙直直的烧到胸腹。顿时呛的面红耳赤咳嗽连连。
喝惯了这种烈酒的魏成栋看到林三洪抓耳挠腮的窘态,哈哈大笑着说道:“要说心智胆量,林老弟比我强的太多,若是说喝酒嘛。拍马难及我的一半呀,哈哈,”
这么烈的酒浆,只一杯就让林三洪的眼泪鼻涕齐出。连连灌了几杯清茶,才感觉稍微好受一点。不得不服软认输:“此酒太烈。我是无福消受了,魏大人留着自己享用吧。现在朝廷里边怎么样了?可有什么消息?”
“朝廷里还是老样子,最近几日都是在为削藩的事情忙碌。林老弟率领咱们在湖广大闹了一场,促成了今日的局面。眼看着削藩的事情就要圆满,中枢阁臣和六部官员之间在互相打口水仗。有些激进的官员主张通令天下,把削藩之事一下解决,有些稳重的则主张缓缓徐图。反正就是互相谩骂,没有什么新意!”朝里的这些官员最擅的并不是治理国家,而是推谭扯皮。林三洪在湖广闹出动静之前,一个一个谁也没有提过半个和削藩有关的事情。现在眼看着桃子熟了,一个一个就开粉墨登场大表忠心。唯恐落在他人之后。
让他们吵去吧,反正这些阁臣和各部堂官都左右不了朱橡的既定方针。朱林不是建文,还不至于愚蠢到被这些朝臣左右的地步。不管是内阁还是六部,在朱林的眼中,只有执行的功能,而不具备决策的可能。
“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情,自从额勒伯克被坤帖木尔杀死之后,蒙古的贵利赤格举着复仇的旗号击败了坤帖木尔,自立为全蒙古大汗,并且开始骚扰河套以西,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四次抢掠边民”
经过朱元璋数次征伐之后。北元残部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已经不具备从根本上威胁大明朝的能力。尤其是北元内部经常内讧,今天你篡位明天我称汗的混乱局面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互相攻打互相厮杀的局面连老百姓都听的麻木了,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儿。
贵利赤格杀了额勒伯克,林三洪根本就一点都不关心。贵利赤是谁,额勒伯克又是谁,林三洪都闹不清楚呢,就是想关心也关心不起来。
至于北元残部抢掠边民这种事情,这几十年来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在北方边境地带其实也没有很严格的边境线划分。几十年来的互相敌对,让明和北元的边境线从来就是一很模糊的存在。北元经常抢掠边民,尤其是在日子越艰难的情况下。这种抢掠就愈的频繁。当然这种抢掠是相互的,大明边军也不是什么良善温和的好人,同样也时不时的袭击靠近军事分界线的北元部落,抢掠牛羊财富的事情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甚至是拿着牧民的脑袋冒充军功之类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相互抢掠都得到了高层的默许,甚至是有意无意的支持这种军事行为。到了洪武后期,这种抢掠已经脱离了军事范畴,无论是北元还是大明朝。已经不需要经过高层的允许,地方上或者干脆就某些人临时起意。就会越过分界线去干一票。很多生活在分界线附近的农牧民也参与其中。更加上抢掠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生活方式。
“如今削藩已成定局,很多人都认为已经有条件再次大举北伐。尤其是文官和士林当中,北方的呼声很高。”魏成栋从话里拿出一份文章,隔着酒桌递给林三洪:“这是大学士解借的《请讨残蒙安边民》文,很得人心。如今我朝国力日渐强盛,又安好了藩王之事,汉王估计皇上已经有了是北伐的心思。所以让我过来问问林兄弟,是不是也争一下这个风头?要是争的话。又有什么争法?”
大学士解猎虽然是内阁成员。其实官职并不高权限也很有限这自然是朱橡架空内阁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个解诸素有文才在士林中声望极高。很得一批书生和宿儒的拥戴。
尤其是大王爷朱高炽表现出一副尊孔敬儒的做派,深得士林的喜欢。解猜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王爷党。但是行事的时候已经在很明显的靠近大王爷朱高炽了。
现在解猎瞅准了机会,上了这个《请讨残蒙安边民》的书文,就是摸准了朱林必然要北伐的心思。估计这个书文很对永乐皇帝的心思自朱橡推翻建文以来,就担着篡位的嫌疑。虽然狠狠杀了一批,可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也不是那么好堵上的。所以朱林需要建立真真正正的功业来证明一下,证明自己确实比建文强。
林三洪展开书文,略略的看了两眼,忽然之间就脸色大变,不管不顾的一把将桌子上的菜肴酒水推开。
魏成栋辛辛苦苦带来的小酒坛顿时摔了个纷纷碎碎。浓烈的酒气弥漫开来”“怎么了?林老弟你这是”
刚才还有说有笑的饮酒。林三洪的脸色为何突然之间就变得如此难看?
林三洪仔仔细细再《请讨武蒙安边民》通读
解诸乃有名的才子,这篇文章自然是写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几段文字下来,已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就跃马提刀去和北元残敌厮杀一场,忠君爱国之心跃然纸上。文中历数北元敌国之残暴,痛陈残蒙外族之狼子野心,大声疾呼让朝廷出动兵马灭其残国。果然是好文采好气魄,简直可以当做一篇讨伐拨文来看读者让八小二匀走的想起宋时老将宗泽须皆张大呼“讨河”的慷础一
“啪”的一声脆响,林三洪一巴掌拍《请讨残蒙安边民》书文之上,连自己的手掌都震的耸疼。林三洪感觉自己的声调都变的恐怖狰狞,不顾一切的大骂起来:“解借这个老不死的王八蛋,卖国贼。老子若是出去了,定扭住这个老贼痛打一番。老贼”老贼真真的是气死我也,气死我心,
林三洪是真的气坏了,顿足捶胸的破口大骂,如同见到不共戴天难同日月的仇敌一般,把好端端的一片《请讨残蒙安边民》撕扯的粉粉碎碎。似乎还嫌不解气。有狠狠的踏了几脚这才终于舒出胸中一口闷气。
“林老弟,你这是”魏成栋也算是和林三洪共患难过的。当初是武昌的时候,面对楚王的千军万马都未见林三洪如此失态。只不过一篇小小的文字。为何就让多智善断的汉王智囊如此恼怒?
“魏大人火回见汉王。让汉王上请诛解诸的折子。火,一定要火。”林三洪气急败坏的大叫着,声震屋瓦的咆哮不休:“这个解猎无知书生,却上此误国惑众之文,实为当朝之秦栓,定要诛之””这,这不算什么吧?”
解诸的这篇文字正和大多数人的胃口,也深得士林推崇,满是阳刚肃杀之气估计也对了朱林的心思。这个时候林三洪如此作为,”
“我要去见汉王,现在就去,”林三洪真的恼了,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是监牢之中,急忙改口:“魏大人回去,让汉王来此见我。事关我大明国运,千万耽搁不得呀,,!”
汉王来这里见林三洪,这本身就不和规矩。但是林三洪实在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了。扯着魏成栋的袖子已是泪流满面:“魏大人快快回去,就说林三洪有十万火急之事,十万万火急,不管汉王在做什么都要先放手,来见我呀,,万万耽搁不得。若是耽搁了,你我必为万世唾骂,永世不得翻身了!”
魏成栋虽然不知道林三洪为什么突然之间就成了这个样子,却晓得事关重大,赶紧告辞去汉王府面见朱高煦。
余怒未消的林三洪在屋里大雷霆,不住口的大骂解借书生误国,顺带着噼里啪啦一通乱砸,把布置的整整齐齐的“牢房”弄的狼藉一片。
在外面伺候着的白展布等人不知“林大人”为何大雷霆,本想进来劝慰几句,一露头就被林三洪骂了出去。只好在外面等着林三洪以嘶哑的声音咆哮不休,再也不敢过问。
林三洪不歇气的骂了两个多时辰,一直到傍晚时分,汉王朱高煦到来,还在有气无力的骂着。
汉王亲临监副所,确实让白展布等人意想不到,明明知道这个朝廷定下的规矩不和,也不敢过问。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有见到。
汉王朱高煦打开房门,刚好见到满头大汗的林三洪靠在床脚,一边喘息一边骂人。
“这是…”
还不等朱高煦问话,林三洪就开始大喊:“除汉王外所有人等全都出去,都出去
朱高煦看了看林三洪,挥手示意众人退下,这才说道:“贤弟,你这是为何?莫不是有人欲加害于你?”
在朱高煦的心目中,一定是林三洪察觉了什么动静,要不然不会这样不管不顾的一定要自己过来。在眼下的这个当口,除了大王爷方面有对林三洪不利的可能之外朱高煦还真想不出有什么事情能让林三洪急成这个样子。
“这个解借虽然是大王爷的党羽,可我料他不敢…”
“不是,不是这个林三洪根本就不顾还没有痊愈的腿脚。大踏步过来问道:“额勒伯克是忽必烈的子孙?”
“是啊,不过他已经其他部族杀死了好几年,这些年桑古内乱不休,互相征战,汗个也是换来换去,”
“我看了解诸的真相。
贵利赤是黄金家族的嫡系子孙。拥有元朝的正统传承。贵利赤在几年之后举着为前任大汗复仇的大旗起事,击败仇敌之后却没有扶植一个哪怕是名义上的忽必烈后裔而是选择自立,这算不算篡位?”
“自然是篡位的。不过蒙古人之间的战争和贤弟有什么关系?他们打的越乱越叭…”
蒙古人之间的内战确实是大明朝最乐于见到的,只要他们这样打下去,实力就会在内乱中不断消耗,对于明朝的北伐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大明朝的江山从何而来?”
这问题还用说么?大明朝的三岁娃娃都知道的事情,朱高煦知道林三洪绝对不是弱智,这么问肯定是另有深意。所以老老实实的回答:“我太祖皇帝龙兴凤阳,驱逐蒙元开我大明…”
在历来的帝王当中,朱元樟的皇位来的最正。既不是篡夺别人的江山,也不是用兵变的方式“黄袍加身“而是通过击败外族百战而来,这也是朱元璋子孙最为自豪之处。
“当年的辽、金等朝占据北方,难道因为北方是异族统治就可以说不是我中华之国土?眼下云贵两广之地亦多有外族所居,难道就不是我中华之国土?”林三洪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当年蒙人以兵马之威窃居神器,我太祖皇帝驱逐蒙元才开了大明江山,大明江山承自蒙元。然蒙元残部犹在,所居之地方即为我中华之国土,我大明版图应该包含蒙古各部。只不过这些土地暂时不受中枢所辖而已。便如晋朝东迁赵宋南渡,国土虽不在版图却去心中,只要国力强盛,必然收复
“我大明与北元之争争的是民族气运。而绝对不是国战。这是内战,蒙古也不是什么异族,而是于苗、壮、白等族一样的内族。”
“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为了争夺正统的内战,有敢言此为国战者,即为裂我大明版图的逆贼,人人可得而诛之!”
这番话让朱高煦惊讶的嘴巴都何不拢了。
一直以来,就算是朱高煦这样的太祖子孙也在潜意识里把北元当成是一个国家,而林三洪则是彻底否认了这一点。
北元不是什么国家,而是定义为割据势力。既然大明朝是建立在蒙元的基础之上,就应该继承蒙古的版图,即使是还无法在事实上做到这一点,也必须在法理上确定下来。
承认北元为国家者,就等于是自动放弃了广阔无垠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可以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政权,但是这些政权绝对不是国家。中国是一个绝对统一的概念,而不是单指某个政权占据的某个地域。
林三洪提出这个概念,就等于的宣布大明朝有权利有义务接收蒙古的所有遗产。
现如今蒙古拥有数个汗国。无一不是疆域广阔占地万里,要是大明朝能够全部继承下和…
朱高煦心驰神往都不敢往进之步去想象了!
“无论夏商周秦,还是隋唐宋元。都在中国版图之内,区别仅仅是国号不同而已。如今我大明正统。和北元残蒙之间的战争不过是中枢与割据势力之间的战争,根本就不是什么国战。因为大明和北元都在版图之内,何来国战之说?”
蒙古帝国中的中心汗国元已经式微,很大一部分被明朝取代。只要能够将北元政权瓦解或者干脆让其归附,那么远在万里之外的其他几个汗国就是法理意义上的“藩属国”当然蒙古人建立的几个汗国可能其实是一定不会承认这一点“但是大明朝必须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并且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把和北元的战争定义为内战,是实现大中国的第一步。
中国不是政权层面的概念,也不是地域角度的概念,至于什么才是中国,正是林三洪要确定并且传承下去的最终目标。不管是什么人,在这个概念上产生动摇或者是偏离,林三洪绝对会不择手段不惜一切的除掉他。
“敢请汉王成《大明国》文,反击解绺等无知腐儒。”
按照林三洪的说法,大明将从法理和传统上确立一个宏大到无法想象的目标,一旦这个目标实现。第一个确立这个思想的人物必将封圣成贤,为后世子孙所敬仰,完全有资格享受千秋万代的香火供奉。
朱高煦为林三洪所够花的宏伟蓝图所深深震慑。心旌动摇不能自制,唤人备妥纸笔,挥毫泼墨:
“夫大明者,实正统也。大明非为一朝。乃为一国,此为纲本余为末节…封狼居蛋地,精忠报国时,俱为内争正统,而非国战。今蒙元残部。非大明敌国,乃割据不臣之属,此万万不可颠倒”
大明国内,族群者众,苗、壮之属于蒙何异?所区者唯暂为收服。
蒙人所居之地方,即为中国之地方,当受正统之封赐。纵割据一时,终将重回版图…
有妄言蒙古为国者,实为裂我国土之狼心,当诛!
…”既为正统,当时时事事思之权归中枢”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接连用了几根蜡烛,朱高煦写的满头大汗却不肯停笔。也不晓得过了多少时辰,朱高煦在纸上勾出最后一个字符,猛然抛下手中狼毫:“成了!”
“大明国即为天下,有蛮秋入中国者。即为中国,贤弟好大的手笔,我心悦诚服!”朱高煦心驰神往的想象着这份无限宏伟的前景,由衷赞叹道:“从此以后,四方蛮夷天下之族。只要入过我大明国的,即为我子民,我大明有权拥有其所有土地和人口。只要我大明强盛百年,天下即为大明,大明即为天下,哈哈哈哈…”
朱高煦的文采虽然无法于解诸这样的当世名儒比肩,文字上的功夫要比林三洪高明许多。按照林三洪制定的战略思想,把大明朝称为大明国。代表着广义上的中国,并且提请朱橡要把这一点从法理上确定下来。以后就是有战争,那也是内战。大明朝进行的战争也就成了反分裂的正义之举。
林三洪捧起洋洋洒洒千言的文字。很小心的吹干墨迹:“若皇上准了,此文将成为我大明万世不摇的国策。汉王亦将名留青史”
朱高典不顾仪态的哈哈大笑:“我只说贤弟胸有城府心存万千,想不到贤弟还有如此大的格局。这才是真正的大才。愚兄我还是沾你的光,所以特意在署名处留了白。此等雄文我也不好全占了你的。我的名字在前,你的名字在后,如何?”写这篇文字之前,林三洪就想用《大中国》为题,想了想还是做了妥协,该题为《大明国》,这自然是有讨好朱林让这篇文字顺利通过的含义在里头。只要这个思想确定下来,用什么样的名字并不重要。
至于能不能在文章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林三洪并不怎么在意,只要这篇文字能够以法理的形式确定下来,足以改变很多东西,只要这些改变能够按照心中的方向进行,林三洪已经心满意足。至于能不能留下虚名,完全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王爷开的什么玩笑?”林三洪放声大笑道:“我现在还是牢狱之中,若是《大明国》这篇文字署了我的名字。岂不成了笑话?我林三洪能与王爷如此际遇,想必也是上天注定。我与王爷虽有从属之名。却是兄弟之谊。只要王爷能出人头地,我也能青蝇负于腆尾的沾光不少”
朱高煦也是爽快之人,不象处处“宽仁”的大王爷朱高炽那样收买人心,哈哈大笑着说道:”也好。就用我的名字吧,皇上那里若是有了封赏少不得你那一份…”
“哈哈,实不瞒王爷,我这里还真是缺钱。若是皇上赏赐些金银下来才是最好不过,刚好解我燃眉之急
两个年轻人毫无疲倦之意,尽情说笑着。不知不觉之间已是鸡鸣阵阵,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宫门就要开了,我先把书文递进宫里去。贤弟先在这里委屈一下,我估摸着皇上那边应该差不多了,我再在母后宫里跑跑,说不准很快
坡品二贸弟出时候咱们兄弟齐心协力,好好的大干一”
“王爷去
看着朱高煦离去,白展布白监副只能装作看不到,同时暗暗砸舌:“这个林三洪果然特殊,来见他的人一个比一个官大,连汉王都亲自到监牢来看他。也不晓得这小子有何等的本事,居然如此受知,
这一天平淡无奇,百无聊赖的林三洪依然过着他那气闷而又无奈的监狱生活。一直到了夜幕降临,灯火都已经掌上了,林三洪本打算早早睡觉,房门却被“咣”的一声推开。
白展布白监副在前举灯引路。后面跟着一个穿着面白无须的宦宴,宦官身边是四个穿内卫服色的侍卫。
宦官尖利的嗓音听起来极不舒服,好像鸭子被人捏住脖子出来的那种嘎嘎声:“上谕”
林三洪急忙趴在地上磕头”而白展布白监副则急急忙忙的准备香案火烛小小的监副所都能见到皇上的圣旨。自然是好好的准备准备,以免怠慢了。
让白监副想不到的是,所谓的圣旨只是一个口谕,只有一句话,根本就不等他去做准备就已经说完了。”上命,着犯官林三洪即刻随使进宫
林三洪再次磕头,等随行的内卫办理完了相应的文书之后,瘸腿瘸脚的跟在宦官身后出了监副所!
监副所隶属于大理寺,算是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本不受行政体系的管辖。按照道理来说,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到大理寺来提人。可道理始终是道理,事实还是事实,从朱元障立国的时候算起,皇帝就一直在这么干,看样子还会继续这么干下去。根本就没有把律法看在眼中,这就是强权凌驾于律法之上的表现。
白展布白监副再一次被惊到了:“今天这是怎么了?早晨才有个王爷在这里离去,这一天还没有过完呢,皇上就有来提人面见了。这个林三洪也忒招人了吧?莫不是要出什么大事情了?管他呢,我一个小的监副,只要好好的赚钱捞银子,不犯大错就稳稳当当的有钱拿。理会这些做什么?”
宦官领着林三洪进了皇宫,在内卫处交了牌子之后,又换了个宦官接引林三洪。
宫里头早已掌上了灯火,随时都可以遇到来来往往的宫娥宦官,这些人见到朱林的钦属内使,立刻就低着头让路,一副恭敬有加的模样。
进到一个开间很大的殿中,宦官让林三洪不耍走动静静等待进到里头去通报。
店中已经燃起了地龙,暖暖和和的让人感觉很舒适,兽香炉中焚上了香,浓烈的味道让林三洪很想痛痛快快的打几个喷嚏。两厢罗列着一人多高的书架,正对面是一扇八屏的屏风,上绘有花鸟鱼虫远山近水的没骨画儿。整个房间看起来很象是书房。但是在屏风之侧却很没有格调的摆着一个沉重的柜子,柜子上还加把铜锁,破坏了书房应有的雅叭”
“林三洪,上命如内觐见!”
宦官右手虚虚一引,示意林三洪快点到里间。
林三洪微微拱手,算是谢过了领路的宦官,低着头进到里间。
里间的暖意更浓,让穿着夹袄的林三洪立刻就有点透不过气来。略略抬头看到汉王朱高煦坐在一侧,另外一侧则坐着一个面色微黑的胖子,看这个位置此人应该就是大王爷朱高炽了。
正中是一张硕大的雕花床,雕花床四周的帷幕早已经去掉,床上摆着一方小小的坑桌,桌上堆满了各色书文和狼毫朱丹。桌下的位置是一个托盘,托盘中是一大盏子茶水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看这个,架势,这里应该就是朱林办公的内书房了。
“罪臣林三洪给皇上见礼,请圣安,
半躺半坐在床上的朱林微微摆手,示意趴在地上磕头的林三洪可以站着回话。
林三洪站起身子的时候,朱橡看着他的瘸腿,微微一笑:“林三洪,你腿上伤的重不重?”“蒙皇上垂询,罪臣之伤并无大碍”
“哈哈”朱林爽朗的大笑着:“联早就知道了,你腿上是伤到了骨头,以后就算是痊愈了,估计也会落下残疾。联亦有腿疾,自然知腿脚的重要。来人,赐座!”
朱林不是那种“寡人无疾”的皇帝,他本身就是个瘸子,见到林三洪也成了瘸子,或许是生出同病相怜的心思,很大方的让贴身宫人搬来了座椅。
在皇帝面前四平八稳大马金刀的坐下,林三洪还没有这么狂妄。皇帝赐座更多的是一种礼遇。而不是真的让做臣子的坐下:“罪臣不敢,站立一时无妨”
除非是皇家至亲,或者元老勋臣,否则没有这样的资格。
就算是朱高炽和朱高煦这样的皇子,也很少有机会坐在皇帝身边说话。
朱橡看林三洪不敢坐,也没有虚情假意的强要他坐下:“也好,那你就站立着吧。去湖广这一趟,汉王是功,这份功劳里头应有你的一份。”
“罪臣不敢居功,实是汉王去的及时,以春风化雨的手段解开了罪臣闯下大弥天大祸”
“你是煦儿的门人,是他汉王手下的招牌。你这么说联心里明白的很,你也是聪明人,当知道联不赏赐于你反而将你投入监牢的苦”
“罪臣闯下大祸,险些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焉言求赏?万岁没有重重责罚罪臣也知天恩厚重”
朱橡当然明白这是官面上的套话,听的多了也就不在意了,却不急于提起《大明国》书文的事情,反而是如长辈一般和蔼的说道:“你与煦儿也算是患难的交情,联知道你胸中有物,是个想真心实意做事情的。联也不是那种遗贤之主,只是你还年轻,若是赏的太重了反而易声骄纵轻慢之心。只要你用心做事,联可以许你个封妻荫子的好前程!”
二名十地兰神稷农业!神,社稷二字不仅代表着国家,逃井卞着整个农业文明,土地田产是历朝历代根本中的根本。“谨奉社稷而以从之”是每一个王朝必须遵从的准则,光从字面上足以见其重。
无论如何强盛的帝国,也不管是怎么样繁华的王朝,无不是建立的社稷这两个字的基础之上。所以土地在整个封建时代的重要性始终是在第一位,在土地上投资的利润或许不是很大。但是风险无疑是最小的。
杜月娘把手中闲置的银钱用在这方面。也最符合天丰号这种巨型商号的行为准则一一求稳。
但是林三洪却否定了妻子的做法:“月娘先不要打土地的主意,或许你的天丰号历年来都是这么做的,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我在监牢中的日子估计不会很长,到时候算了,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总之,就算是你们天丰号有钱。也不要用在土地上,要不然亏本的可能极大”
对于林三洪的眼光,月娘素不存疑,虽然还不知道夫君为何有此断言,依然是遵从了林三洪的意思:“既然冤家说不好,那就不做了。我的天丰号还不就是冤家你的么?你我夫妻同体,还分什么你的我的?自从湖广之事以后。冤家虽是身在牢笼,可外面那些精明的商户早知道了你的名头,天丰号可以做些别的事情”
任何一个有眼光的商人,尤其是那些大型商号和商户的大东家,其本身都和官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干脆就是某个官员的产业。
经过湖广之事以后,任谁都能看出林三洪已经具备了一飞冲天的本钱,只要永乐皇帝的一道旨意。随时都可以崛起。现在把林三洪扔到监狱里头,完全就是为了照顾藩王的面子。现如今削藩之事已成定局,林三洪平步青云的日子已经近在咫尺。
足天下的天丰号虽然是杜家的产业。可杜家根本就没有男丁。林三洪完全可以算是天丰联号的幕后东家。天丰号的背后就是林三洪本人,而林三洪的靠山就是眼看着就要和大王爷分庭抗礼的汉王,甚至有可能成为大明太子。到时候,天丰号将具备极其深厚的官方背景。只要林三洪崛起,天丰号就会有跟随着起来,这里头的机会是个人就能看的明白。所以很多大型商号都通过各种渠道和杜月娘接触,希望能够达成某些程度的合作。所以说,杜月娘不缺少赚钱的机会。
“绳丝坊这边我估计赚不到多少钱了林三洪的缘丝作坊空有宏大的规模。但是缺乏管理,能够做到不亏损就已经很难。再想赚钱基本已经没有可能。但是林三洪依旧十分看好:“眼下赚不了钱不算什么,只要我出去了,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打理好丰隆昌缘丝坊。如果娘子你手里的银钱真的闲置无用,最好投入到作坊里头,无论是扩建丰隆昌还是再看分坊都可以。能赚多少我不敢说。但是绝对值得去做,””冤家怎么就如此看好绿丝呢?”当初投资缭丝作坊的时候,杜月娘并没有打算赚多少银钱。毕竟杜家的根本是在天丰号这个巨型粮号方面,丰隆昌缘丝作坊虽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还远远未到让整个天丰号重视的地步。
“现在我也不敢说太多。唯一能够保证的是做保丝远比你们天丰号倒腾粮食要赚钱的多。”林三洪和妻子脸颊相贴,略带轻薄的在妻子的粉面上轻轻磨蹭几下:“这一次娘子一定要相信我的眼光…”
月娘压低了声音格格娇笑着。身子扭了几扭,寻个就最惬意的姿势半躺在林三洪怀中:”冤家的眼光自然是不消说的。当年边说燕王必胜,可不就真的如此了么?冤家胸有沟壑万千,料江山易主之事尚且如此准确小小的买卖营生自然是不会错的。待我回去之后,稍作整理,看看能调出多少银钱,准备扩建丰隆昌绿丝坊。作坊里头还有金子焕和黄万里这两个大股东。耍不要知会他们一声?”
林三洪哈哈一笑:“这两个的心思都在官场上。根本就不在乎那个绳丝作坊。缥丝作坊无论亏赚,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扩建的事情上。娘子若是有心就知会他们,若是无心。随意派人给他们个文书即可。”
作为执掌天丰号的大东家,只要天丰号的主营业务正常运作。其他诸如是否购买土地是否经营绳丝等等这些事情,都不过是旁枝末节,杜月娘并不是十分关心,眼下最关心的还是丈夫林三洪什么时候才能出了牢笼恢复自由之身。
“要不然我去找找汉王?”
汉王朱高煦是林三洪的直接后台,朝廷又不是真心要治林三洪的罪,这种毒走过场就事情完全可以经过汉王朱高煦把临时提早放出来。
林三洪微微摇头:“找汉王也没有用。关押我纯粹就是为了做个样子给个藩王看的。在没有完全把削藩的事情定下来之前,谁说情都不行。反正我在这里也不错,等着吧。到时候会放我出去的
监利所中虽然衣食无忧。可这种日子最是窝心,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让林三洪都要抓狂了。之所以这么说,完全就是为了安慰妻子不得不做出无所谓的样子而已。
夫妇二人说了几句贴心贴脸的私密话儿,杜月娘虽是万般不愿,还是不得不在千叮咛万嘱咐之后离去。林三洪又开始了他无聊而又苦闷的监狱生活。
好在汉王朱高煦很重视林三洪,每隔几日就派人过来看看,顺便也传递一些朝廷方面的消息。
话说这一日,朱高煦的侍卫头领魏成栋再次前来探望,并且带来了一壶五斤的高梁烧。
按照律条,犯人自然不能喝酒。可律条是律条,执行起来就是另外一码子事情了。
作为监副所的最高长官,白展布白监副不仅没有阻止魏成栋这么做,反而赶紧让厨子做出几道下酒的小菜,招呼两位大人。
监副所虽然是自己的地盘,可这两位都比自己这个。“堂堂”的八品监副要大的多,林三洪…千二很特殊,关键环是皂帝亲自关照讨的犯人。就算是,粉公格的举动也就自动忽略了。
“这高梁烧虽是劣酒。味道却是极正。自从到了江南之后,难得喝到一口,林老弟赶紧尝尝
燕王手下的嫡系多是北方人,根本就喝不惯绵软悠长的南方酒浆,特意让人从北平捎来了以前经常喝的高梁烧。
高粱烧是北方百姓自酿的土酒,价格极是低廉,用不了几个铜钱就能美美的喝上一壶。既然是劣酒。味道和口感自然就差的多了,林三洪只饮了一口,就感觉喉咙里象是燃起了大火,一道火线顺着喉咙直直的烧到胸腹。顿时呛的面红耳赤咳嗽连连。
喝惯了这种烈酒的魏成栋看到林三洪抓耳挠腮的窘态,哈哈大笑着说道:“要说心智胆量,林老弟比我强的太多,若是说喝酒嘛。拍马难及我的一半呀,哈哈,”
这么烈的酒浆,只一杯就让林三洪的眼泪鼻涕齐出。连连灌了几杯清茶,才感觉稍微好受一点。不得不服软认输:“此酒太烈。我是无福消受了,魏大人留着自己享用吧。现在朝廷里边怎么样了?可有什么消息?”
“朝廷里还是老样子,最近几日都是在为削藩的事情忙碌。林老弟率领咱们在湖广大闹了一场,促成了今日的局面。眼看着削藩的事情就要圆满,中枢阁臣和六部官员之间在互相打口水仗。有些激进的官员主张通令天下,把削藩之事一下解决,有些稳重的则主张缓缓徐图。反正就是互相谩骂,没有什么新意!”朝里的这些官员最擅的并不是治理国家,而是推谭扯皮。林三洪在湖广闹出动静之前,一个一个谁也没有提过半个和削藩有关的事情。现在眼看着桃子熟了,一个一个就开粉墨登场大表忠心。唯恐落在他人之后。
让他们吵去吧,反正这些阁臣和各部堂官都左右不了朱橡的既定方针。朱林不是建文,还不至于愚蠢到被这些朝臣左右的地步。不管是内阁还是六部,在朱林的眼中,只有执行的功能,而不具备决策的可能。
“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情,自从额勒伯克被坤帖木尔杀死之后,蒙古的贵利赤格举着复仇的旗号击败了坤帖木尔,自立为全蒙古大汗,并且开始骚扰河套以西,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四次抢掠边民”
经过朱元璋数次征伐之后。北元残部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已经不具备从根本上威胁大明朝的能力。尤其是北元内部经常内讧,今天你篡位明天我称汗的混乱局面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互相攻打互相厮杀的局面连老百姓都听的麻木了,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儿。
贵利赤格杀了额勒伯克,林三洪根本就一点都不关心。贵利赤是谁,额勒伯克又是谁,林三洪都闹不清楚呢,就是想关心也关心不起来。
至于北元残部抢掠边民这种事情,这几十年来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在北方边境地带其实也没有很严格的边境线划分。几十年来的互相敌对,让明和北元的边境线从来就是一很模糊的存在。北元经常抢掠边民,尤其是在日子越艰难的情况下。这种抢掠就愈的频繁。当然这种抢掠是相互的,大明边军也不是什么良善温和的好人,同样也时不时的袭击靠近军事分界线的北元部落,抢掠牛羊财富的事情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甚至是拿着牧民的脑袋冒充军功之类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相互抢掠都得到了高层的默许,甚至是有意无意的支持这种军事行为。到了洪武后期,这种抢掠已经脱离了军事范畴,无论是北元还是大明朝。已经不需要经过高层的允许,地方上或者干脆就某些人临时起意。就会越过分界线去干一票。很多生活在分界线附近的农牧民也参与其中。更加上抢掠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生活方式。
“如今削藩已成定局,很多人都认为已经有条件再次大举北伐。尤其是文官和士林当中,北方的呼声很高。”魏成栋从话里拿出一份文章,隔着酒桌递给林三洪:“这是大学士解借的《请讨残蒙安边民》文,很得人心。如今我朝国力日渐强盛,又安好了藩王之事,汉王估计皇上已经有了是北伐的心思。所以让我过来问问林兄弟,是不是也争一下这个风头?要是争的话。又有什么争法?”
大学士解猎虽然是内阁成员。其实官职并不高权限也很有限这自然是朱橡架空内阁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个解诸素有文才在士林中声望极高。很得一批书生和宿儒的拥戴。
尤其是大王爷朱高炽表现出一副尊孔敬儒的做派,深得士林的喜欢。解猜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王爷党。但是行事的时候已经在很明显的靠近大王爷朱高炽了。
现在解猎瞅准了机会,上了这个《请讨残蒙安边民》的书文,就是摸准了朱林必然要北伐的心思。估计这个书文很对永乐皇帝的心思自朱橡推翻建文以来,就担着篡位的嫌疑。虽然狠狠杀了一批,可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也不是那么好堵上的。所以朱林需要建立真真正正的功业来证明一下,证明自己确实比建文强。
林三洪展开书文,略略的看了两眼,忽然之间就脸色大变,不管不顾的一把将桌子上的菜肴酒水推开。
魏成栋辛辛苦苦带来的小酒坛顿时摔了个纷纷碎碎。浓烈的酒气弥漫开来”“怎么了?林老弟你这是”
刚才还有说有笑的饮酒。林三洪的脸色为何突然之间就变得如此难看?
林三洪仔仔细细再《请讨武蒙安边民》通读
解诸乃有名的才子,这篇文章自然是写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几段文字下来,已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就跃马提刀去和北元残敌厮杀一场,忠君爱国之心跃然纸上。文中历数北元敌国之残暴,痛陈残蒙外族之狼子野心,大声疾呼让朝廷出动兵马灭其残国。果然是好文采好气魄,简直可以当做一篇讨伐拨文来看读者让八小二匀走的想起宋时老将宗泽须皆张大呼“讨河”的慷础一
“啪”的一声脆响,林三洪一巴掌拍《请讨残蒙安边民》书文之上,连自己的手掌都震的耸疼。林三洪感觉自己的声调都变的恐怖狰狞,不顾一切的大骂起来:“解借这个老不死的王八蛋,卖国贼。老子若是出去了,定扭住这个老贼痛打一番。老贼”老贼真真的是气死我也,气死我心,
林三洪是真的气坏了,顿足捶胸的破口大骂,如同见到不共戴天难同日月的仇敌一般,把好端端的一片《请讨残蒙安边民》撕扯的粉粉碎碎。似乎还嫌不解气。有狠狠的踏了几脚这才终于舒出胸中一口闷气。
“林老弟,你这是”魏成栋也算是和林三洪共患难过的。当初是武昌的时候,面对楚王的千军万马都未见林三洪如此失态。只不过一篇小小的文字。为何就让多智善断的汉王智囊如此恼怒?
“魏大人火回见汉王。让汉王上请诛解诸的折子。火,一定要火。”林三洪气急败坏的大叫着,声震屋瓦的咆哮不休:“这个解猎无知书生,却上此误国惑众之文,实为当朝之秦栓,定要诛之””这,这不算什么吧?”
解诸的这篇文字正和大多数人的胃口,也深得士林推崇,满是阳刚肃杀之气估计也对了朱林的心思。这个时候林三洪如此作为,”
“我要去见汉王,现在就去,”林三洪真的恼了,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是监牢之中,急忙改口:“魏大人回去,让汉王来此见我。事关我大明国运,千万耽搁不得呀,,!”
汉王来这里见林三洪,这本身就不和规矩。但是林三洪实在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了。扯着魏成栋的袖子已是泪流满面:“魏大人快快回去,就说林三洪有十万火急之事,十万万火急,不管汉王在做什么都要先放手,来见我呀,,万万耽搁不得。若是耽搁了,你我必为万世唾骂,永世不得翻身了!”
魏成栋虽然不知道林三洪为什么突然之间就成了这个样子,却晓得事关重大,赶紧告辞去汉王府面见朱高煦。
余怒未消的林三洪在屋里大雷霆,不住口的大骂解借书生误国,顺带着噼里啪啦一通乱砸,把布置的整整齐齐的“牢房”弄的狼藉一片。
在外面伺候着的白展布等人不知“林大人”为何大雷霆,本想进来劝慰几句,一露头就被林三洪骂了出去。只好在外面等着林三洪以嘶哑的声音咆哮不休,再也不敢过问。
林三洪不歇气的骂了两个多时辰,一直到傍晚时分,汉王朱高煦到来,还在有气无力的骂着。
汉王亲临监副所,确实让白展布等人意想不到,明明知道这个朝廷定下的规矩不和,也不敢过问。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有见到。
汉王朱高煦打开房门,刚好见到满头大汗的林三洪靠在床脚,一边喘息一边骂人。
“这是…”
还不等朱高煦问话,林三洪就开始大喊:“除汉王外所有人等全都出去,都出去
朱高煦看了看林三洪,挥手示意众人退下,这才说道:“贤弟,你这是为何?莫不是有人欲加害于你?”
在朱高煦的心目中,一定是林三洪察觉了什么动静,要不然不会这样不管不顾的一定要自己过来。在眼下的这个当口,除了大王爷方面有对林三洪不利的可能之外朱高煦还真想不出有什么事情能让林三洪急成这个样子。
“这个解借虽然是大王爷的党羽,可我料他不敢…”
“不是,不是这个林三洪根本就不顾还没有痊愈的腿脚。大踏步过来问道:“额勒伯克是忽必烈的子孙?”
“是啊,不过他已经其他部族杀死了好几年,这些年桑古内乱不休,互相征战,汗个也是换来换去,”
“我看了解诸的真相。
贵利赤是黄金家族的嫡系子孙。拥有元朝的正统传承。贵利赤在几年之后举着为前任大汗复仇的大旗起事,击败仇敌之后却没有扶植一个哪怕是名义上的忽必烈后裔而是选择自立,这算不算篡位?”
“自然是篡位的。不过蒙古人之间的战争和贤弟有什么关系?他们打的越乱越叭…”
蒙古人之间的内战确实是大明朝最乐于见到的,只要他们这样打下去,实力就会在内乱中不断消耗,对于明朝的北伐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大明朝的江山从何而来?”
这问题还用说么?大明朝的三岁娃娃都知道的事情,朱高煦知道林三洪绝对不是弱智,这么问肯定是另有深意。所以老老实实的回答:“我太祖皇帝龙兴凤阳,驱逐蒙元开我大明…”
在历来的帝王当中,朱元樟的皇位来的最正。既不是篡夺别人的江山,也不是用兵变的方式“黄袍加身“而是通过击败外族百战而来,这也是朱元璋子孙最为自豪之处。
“当年的辽、金等朝占据北方,难道因为北方是异族统治就可以说不是我中华之国土?眼下云贵两广之地亦多有外族所居,难道就不是我中华之国土?”林三洪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当年蒙人以兵马之威窃居神器,我太祖皇帝驱逐蒙元才开了大明江山,大明江山承自蒙元。然蒙元残部犹在,所居之地方即为我中华之国土,我大明版图应该包含蒙古各部。只不过这些土地暂时不受中枢所辖而已。便如晋朝东迁赵宋南渡,国土虽不在版图却去心中,只要国力强盛,必然收复
“我大明与北元之争争的是民族气运。而绝对不是国战。这是内战,蒙古也不是什么异族,而是于苗、壮、白等族一样的内族。”
“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为了争夺正统的内战,有敢言此为国战者,即为裂我大明版图的逆贼,人人可得而诛之!”
这番话让朱高煦惊讶的嘴巴都何不拢了。
一直以来,就算是朱高煦这样的太祖子孙也在潜意识里把北元当成是一个国家,而林三洪则是彻底否认了这一点。
北元不是什么国家,而是定义为割据势力。既然大明朝是建立在蒙元的基础之上,就应该继承蒙古的版图,即使是还无法在事实上做到这一点,也必须在法理上确定下来。
承认北元为国家者,就等于是自动放弃了广阔无垠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可以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政权,但是这些政权绝对不是国家。中国是一个绝对统一的概念,而不是单指某个政权占据的某个地域。
林三洪提出这个概念,就等于的宣布大明朝有权利有义务接收蒙古的所有遗产。
现如今蒙古拥有数个汗国。无一不是疆域广阔占地万里,要是大明朝能够全部继承下和…
朱高煦心驰神往都不敢往进之步去想象了!
“无论夏商周秦,还是隋唐宋元。都在中国版图之内,区别仅仅是国号不同而已。如今我大明正统。和北元残蒙之间的战争不过是中枢与割据势力之间的战争,根本就不是什么国战。因为大明和北元都在版图之内,何来国战之说?”
蒙古帝国中的中心汗国元已经式微,很大一部分被明朝取代。只要能够将北元政权瓦解或者干脆让其归附,那么远在万里之外的其他几个汗国就是法理意义上的“藩属国”当然蒙古人建立的几个汗国可能其实是一定不会承认这一点“但是大明朝必须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并且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把和北元的战争定义为内战,是实现大中国的第一步。
中国不是政权层面的概念,也不是地域角度的概念,至于什么才是中国,正是林三洪要确定并且传承下去的最终目标。不管是什么人,在这个概念上产生动摇或者是偏离,林三洪绝对会不择手段不惜一切的除掉他。
“敢请汉王成《大明国》文,反击解绺等无知腐儒。”
按照林三洪的说法,大明将从法理和传统上确立一个宏大到无法想象的目标,一旦这个目标实现。第一个确立这个思想的人物必将封圣成贤,为后世子孙所敬仰,完全有资格享受千秋万代的香火供奉。
朱高煦为林三洪所够花的宏伟蓝图所深深震慑。心旌动摇不能自制,唤人备妥纸笔,挥毫泼墨:
“夫大明者,实正统也。大明非为一朝。乃为一国,此为纲本余为末节…封狼居蛋地,精忠报国时,俱为内争正统,而非国战。今蒙元残部。非大明敌国,乃割据不臣之属,此万万不可颠倒”
大明国内,族群者众,苗、壮之属于蒙何异?所区者唯暂为收服。
蒙人所居之地方,即为中国之地方,当受正统之封赐。纵割据一时,终将重回版图…
有妄言蒙古为国者,实为裂我国土之狼心,当诛!
…”既为正统,当时时事事思之权归中枢”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接连用了几根蜡烛,朱高煦写的满头大汗却不肯停笔。也不晓得过了多少时辰,朱高煦在纸上勾出最后一个字符,猛然抛下手中狼毫:“成了!”
“大明国即为天下,有蛮秋入中国者。即为中国,贤弟好大的手笔,我心悦诚服!”朱高煦心驰神往的想象着这份无限宏伟的前景,由衷赞叹道:“从此以后,四方蛮夷天下之族。只要入过我大明国的,即为我子民,我大明有权拥有其所有土地和人口。只要我大明强盛百年,天下即为大明,大明即为天下,哈哈哈哈…”
朱高煦的文采虽然无法于解诸这样的当世名儒比肩,文字上的功夫要比林三洪高明许多。按照林三洪制定的战略思想,把大明朝称为大明国。代表着广义上的中国,并且提请朱橡要把这一点从法理上确定下来。以后就是有战争,那也是内战。大明朝进行的战争也就成了反分裂的正义之举。
林三洪捧起洋洋洒洒千言的文字。很小心的吹干墨迹:“若皇上准了,此文将成为我大明万世不摇的国策。汉王亦将名留青史”
朱高典不顾仪态的哈哈大笑:“我只说贤弟胸有城府心存万千,想不到贤弟还有如此大的格局。这才是真正的大才。愚兄我还是沾你的光,所以特意在署名处留了白。此等雄文我也不好全占了你的。我的名字在前,你的名字在后,如何?”写这篇文字之前,林三洪就想用《大中国》为题,想了想还是做了妥协,该题为《大明国》,这自然是有讨好朱林让这篇文字顺利通过的含义在里头。只要这个思想确定下来,用什么样的名字并不重要。
至于能不能在文章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林三洪并不怎么在意,只要这篇文字能够以法理的形式确定下来,足以改变很多东西,只要这些改变能够按照心中的方向进行,林三洪已经心满意足。至于能不能留下虚名,完全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王爷开的什么玩笑?”林三洪放声大笑道:“我现在还是牢狱之中,若是《大明国》这篇文字署了我的名字。岂不成了笑话?我林三洪能与王爷如此际遇,想必也是上天注定。我与王爷虽有从属之名。却是兄弟之谊。只要王爷能出人头地,我也能青蝇负于腆尾的沾光不少”
朱高煦也是爽快之人,不象处处“宽仁”的大王爷朱高炽那样收买人心,哈哈大笑着说道:”也好。就用我的名字吧,皇上那里若是有了封赏少不得你那一份…”
“哈哈,实不瞒王爷,我这里还真是缺钱。若是皇上赏赐些金银下来才是最好不过,刚好解我燃眉之急
两个年轻人毫无疲倦之意,尽情说笑着。不知不觉之间已是鸡鸣阵阵,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宫门就要开了,我先把书文递进宫里去。贤弟先在这里委屈一下,我估摸着皇上那边应该差不多了,我再在母后宫里跑跑,说不准很快
坡品二贸弟出时候咱们兄弟齐心协力,好好的大干一”
“王爷去
看着朱高煦离去,白展布白监副只能装作看不到,同时暗暗砸舌:“这个林三洪果然特殊,来见他的人一个比一个官大,连汉王都亲自到监牢来看他。也不晓得这小子有何等的本事,居然如此受知,
这一天平淡无奇,百无聊赖的林三洪依然过着他那气闷而又无奈的监狱生活。一直到了夜幕降临,灯火都已经掌上了,林三洪本打算早早睡觉,房门却被“咣”的一声推开。
白展布白监副在前举灯引路。后面跟着一个穿着面白无须的宦宴,宦官身边是四个穿内卫服色的侍卫。
宦官尖利的嗓音听起来极不舒服,好像鸭子被人捏住脖子出来的那种嘎嘎声:“上谕”
林三洪急忙趴在地上磕头”而白展布白监副则急急忙忙的准备香案火烛小小的监副所都能见到皇上的圣旨。自然是好好的准备准备,以免怠慢了。
让白监副想不到的是,所谓的圣旨只是一个口谕,只有一句话,根本就不等他去做准备就已经说完了。”上命,着犯官林三洪即刻随使进宫
林三洪再次磕头,等随行的内卫办理完了相应的文书之后,瘸腿瘸脚的跟在宦官身后出了监副所!
监副所隶属于大理寺,算是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本不受行政体系的管辖。按照道理来说,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到大理寺来提人。可道理始终是道理,事实还是事实,从朱元障立国的时候算起,皇帝就一直在这么干,看样子还会继续这么干下去。根本就没有把律法看在眼中,这就是强权凌驾于律法之上的表现。
白展布白监副再一次被惊到了:“今天这是怎么了?早晨才有个王爷在这里离去,这一天还没有过完呢,皇上就有来提人面见了。这个林三洪也忒招人了吧?莫不是要出什么大事情了?管他呢,我一个小的监副,只要好好的赚钱捞银子,不犯大错就稳稳当当的有钱拿。理会这些做什么?”
宦官领着林三洪进了皇宫,在内卫处交了牌子之后,又换了个宦官接引林三洪。
宫里头早已掌上了灯火,随时都可以遇到来来往往的宫娥宦官,这些人见到朱林的钦属内使,立刻就低着头让路,一副恭敬有加的模样。
进到一个开间很大的殿中,宦官让林三洪不耍走动静静等待进到里头去通报。
店中已经燃起了地龙,暖暖和和的让人感觉很舒适,兽香炉中焚上了香,浓烈的味道让林三洪很想痛痛快快的打几个喷嚏。两厢罗列着一人多高的书架,正对面是一扇八屏的屏风,上绘有花鸟鱼虫远山近水的没骨画儿。整个房间看起来很象是书房。但是在屏风之侧却很没有格调的摆着一个沉重的柜子,柜子上还加把铜锁,破坏了书房应有的雅叭”
“林三洪,上命如内觐见!”
宦官右手虚虚一引,示意林三洪快点到里间。
林三洪微微拱手,算是谢过了领路的宦官,低着头进到里间。
里间的暖意更浓,让穿着夹袄的林三洪立刻就有点透不过气来。略略抬头看到汉王朱高煦坐在一侧,另外一侧则坐着一个面色微黑的胖子,看这个位置此人应该就是大王爷朱高炽了。
正中是一张硕大的雕花床,雕花床四周的帷幕早已经去掉,床上摆着一方小小的坑桌,桌上堆满了各色书文和狼毫朱丹。桌下的位置是一个托盘,托盘中是一大盏子茶水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看这个,架势,这里应该就是朱林办公的内书房了。
“罪臣林三洪给皇上见礼,请圣安,
半躺半坐在床上的朱林微微摆手,示意趴在地上磕头的林三洪可以站着回话。
林三洪站起身子的时候,朱橡看着他的瘸腿,微微一笑:“林三洪,你腿上伤的重不重?”“蒙皇上垂询,罪臣之伤并无大碍”
“哈哈”朱林爽朗的大笑着:“联早就知道了,你腿上是伤到了骨头,以后就算是痊愈了,估计也会落下残疾。联亦有腿疾,自然知腿脚的重要。来人,赐座!”
朱林不是那种“寡人无疾”的皇帝,他本身就是个瘸子,见到林三洪也成了瘸子,或许是生出同病相怜的心思,很大方的让贴身宫人搬来了座椅。
在皇帝面前四平八稳大马金刀的坐下,林三洪还没有这么狂妄。皇帝赐座更多的是一种礼遇。而不是真的让做臣子的坐下:“罪臣不敢,站立一时无妨”
除非是皇家至亲,或者元老勋臣,否则没有这样的资格。
就算是朱高炽和朱高煦这样的皇子,也很少有机会坐在皇帝身边说话。
朱橡看林三洪不敢坐,也没有虚情假意的强要他坐下:“也好,那你就站立着吧。去湖广这一趟,汉王是功,这份功劳里头应有你的一份。”
“罪臣不敢居功,实是汉王去的及时,以春风化雨的手段解开了罪臣闯下大弥天大祸”
“你是煦儿的门人,是他汉王手下的招牌。你这么说联心里明白的很,你也是聪明人,当知道联不赏赐于你反而将你投入监牢的苦”
“罪臣闯下大祸,险些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焉言求赏?万岁没有重重责罚罪臣也知天恩厚重”
朱橡当然明白这是官面上的套话,听的多了也就不在意了,却不急于提起《大明国》书文的事情,反而是如长辈一般和蔼的说道:“你与煦儿也算是患难的交情,联知道你胸中有物,是个想真心实意做事情的。联也不是那种遗贤之主,只是你还年轻,若是赏的太重了反而易声骄纵轻慢之心。只要你用心做事,联可以许你个封妻荫子的好前程!”